丰县顺河镇:稻“趣”齐庙 “薯”光无限,农耕体验玩出乡土新花样
2025-10-02 09:58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国庆第一天,丰县顺河镇“稻‘趣’齐庙 ‘薯’光无限”主题农耕文化体验热闹开启,首批文旅农耕体验小团队如约而至,在田间地头解锁别样假日乐趣,让亲子陪伴浸满泥土芬芳。

红薯田是孩子们的“自然探索乐园”。齐庙村志愿者化身“农耕导师”,手把手教孩子们辨认红薯叶:“叶片边缘带小锯齿、摸起来糙糙的,才是能吃的红薯叶!”孩子们循着指引,小心翼翼掐下带露的嫩叶,偶尔错认杂草,家长笑着纠正,温馨互动充满田间。手持小锄头挖红薯时,泥土翻涌间,紫晕、土黄的红薯接连“现身”,孩子们捧着成果,满脸泥巴也不在意,只顾着和家长分享丰收的喜悦,田埂上的笑声伴着泥土香四处飘散。

挖完红薯,亲子协作环节趣味十足。有的清洗新鲜红薯,有的为土窑添柴,忙得不亦乐乎。竹筐里的红薯叶早已洗净切碎,孩子们踮着脚尖,跟着家长往面粉里加叶碎、揉面团,不规整的窝窝造型满是童真。当蒸好的红薯叶窝窝冒着热气,大家围坐分享,软糯香甜的乡土滋味,是城市里难寻的美味。

循着田埂向南,澄澈荷塘成了“网红打卡地”。岸边芦苇轻摇,家长摘下宽大荷叶,或给孩子当伞遮阳,或编成荷叶帽装点童趣。孩子们蹲在塘边,看蜻蜓点水、浮萍轻漂,发现游过的小鱼便兴奋拉着家长指认。拍照时,有的家庭依偎荷塘边,有的孩子举荷叶扮鬼脸,每一张照片都定格着荷塘清美与亲子温情。

禽舍前,高大的鸵鸟勾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家长轻声讲解鸵鸟习性,工作人员递来新鲜菜叶。起初孩子们有些胆怯,在家长的鼓励下慢慢伸手,看着鸵鸟低头啄食,眼中满是惊喜。还有孩子模仿鸵鸟张开手臂“踱步”,逗得周围笑声不断,成为现场欢乐小插曲。

稻田里,双重乐趣轮番上演。一边,专业人员为亲子们普及水稻知识,从水稻生长周期到农耕文化,让孩子们在田间读懂“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另一边,稻田摸虾活动点燃热情。家长和孩子挽起裤脚,踩进松软田泥,循着水纹寻找虾的踪迹。“看水纹有动静,就是虾在躲呢!”家长耐心指导,孩子们屏住呼吸轻手捕捉,捉到稍大的虾便欢呼着放进小竹篓,体验满满的成就感。

“平时总觉得陪伴少了点温度,今天在田里摸爬滚打,才知道最好的时光,就是陪着孩子感受土地的实在、自然的美好。”一位家长的感慨,道出了活动的意义。顺河镇以“稻香里的童年”为核心,用挖红薯、品农家味、荷塘打卡等特色活动,让亲子在农耕体验中深化陪伴,既传承了乡土文化,更留存下独一无二的田园记忆。(丁雅琦 李哲)

标签:
责编:彭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