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韩红珠 黄全智)地处城镇接合部的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田巷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靓村貌、善治理、兴产业”为抓手,走出一条贴合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成为当地乡村发展的“桥头堡”。
环境整治出实效,宜居乡村展新颜
中秋时节,田巷村村民李辉的庭院里,桂花与竹子相映成趣,花香沁人心脾。“村里环境变好了,咱也得把自家小院收拾利落,住着才舒心。”李辉的感受,是田巷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田巷村以党群联动为核心,构建“集中攻坚、长效保持”的环境治理格局,对村内巷道、垃圾收集点开展全方位整治,实现垃圾分类收集与高效转运无缝衔接。同时,组建“人大代表先锋队”“志愿服务队”,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村环境提升。通过持续开展整治行动,村内垃圾清运、绿化美化等工作落地见效,曾经的“一时美”变成了如今的“时时美”,河水清澈、花树环绕的宜居场景随处可见。
“我们还通过志愿服务宣讲队,深入宣传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让整洁环境成为常态。”人大代表、田巷村党支部书记田世雨说。
精细治理聚民心,文明新风润乡村
在田世雨老家院落改建的第三网格服务站,既是“代表之家”,也是“民情收集站”“矛盾调解室”,村民在这里能咨询政策、反映诉求,还能免费借用工具、歇脚饮水,成为名副其实的“惠民服务驿站”。今年以来,村里围绕政策宣讲、反诈宣传、燃气安全、移风易俗等主题,开展文明志愿实践活动 20 余场,惠及群众2500余人,让志愿服务融入日常。
田巷村还构建了“总网格长 + 片区网格长 + 网格员 + 微网格员”的四级网格体系,将全村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实现“小事格里解决,大事全网联动”。“通过织密服务网络,我们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村民难题,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田世雨表示。
自2018年起,田巷村发起“一日一善”活动,从最初几名志愿者,发展到如今1000人的爱心队伍,帮助贫困学生、困难户、孤寡老人等500余人次。这一善举还在大彭镇各村推广,形成了“善行蔚然成风”的良好氛围。
多元产业促增收,强村富民底气足
“我们村的葡萄、无花果都是绿色无公害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种植大户秦军站在田间,话语里满是自豪。依托毗邻徐州雨润农产品交易大市场的优势,田巷村探索“家庭农场+合作社+代表+农户”的产业模式,推动葡萄、草莓、吊瓜、无花果等特色种植,以及鱼菜共生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如今,田巷村“一村多品”的产业格局逐渐成型,村集体收入稳步增长,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一条强村富民的道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