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6月以来,徐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基层治理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精准对接社区多元需求,选树培育了一批基层治理创新案例,其中,徐州市云龙区汉风街道项目“党群e家通 数字赋能社区治理”获大赛一等奖。
汉风街道昆仑社区成立于2015年7月,位于徐州市政府北侧,下辖8个居民小区,划分8个综合网格,总居民住户8984户,常住人口14300余人。作为云龙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单元,昆仑社区面对群众诉求多元化、治理问题复杂化、治理力量碎片化等多重挑战,以“党群e家通”平台为核心抓手,聚焦党建引领、数字赋能、资源整合,构建起“数据驱动、协同共治、减负增能”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真正实现了治理重心下移、服务资源下沉,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建”平台:数字赋能,打通治理末梢
昆仑社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成立“党群e家通”专项工作组,明确项目统筹、平台运维、居民培训等职责分工,构建“1+3+N”工作机制:以1个数字化平台链接社区党委、网格员、党员先锋3类主体,联动N个共建单位及社会组织,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参与、数字驱动的治理体系。2025年3月至5月,社区开展“红色根系深扎小区”党员先锋动员会,组织党员、楼栋长、网格员及共建单位代表进行政策解读和实操培训,推动党员包联入户,带动居民注册使用平台。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率达35%,累计解决居民诉求23件,初步形成“线上反馈、线下解决”的闭环机制。
“联”资源:多元协同,提升服务效能
在平台深化运行阶段,社区通过“红领赋能·数治先锋训练营”对党员骨干进行集中培训,提升其群众服务能力;通过“邻里茶韵·暖坊漫谈”社区茶话会,邀请物业、业委会、驻社区单位等多方代表共商治理难题;通过“睦邻共享市集”整合辖区企业、商铺资源,提供义诊、义剪、政策咨询等便民服务,设立“家门口代办点”,实现高龄津贴认证、医保代缴等业务上门办理。截至目前,已链接10家商户资源形成服务联盟,提供便民服务100人次,代办业务35件,居民投诉率下降40%,资源整合与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拓”功能:文化润心,增强社区认同
社区以“党群e家通”为枢纽,拓展文明实践功能,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睦邻客厅、暖蜂小屋等空间,开展“红网连心杯·邻里文化节”等主题活动,结合传统节日打造小区文化IP,推动党员带头开展“楼道美化日”“绿植认养计划”等环境共治行动。3至5月间,居民自发组织文艺活动3次,公共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社区认同感和参与感明显增强。
“固”成效:长效运行,形成可复制经验
年底召开“红网织密·幸福满格”年度总结大会,通过满意度调查评估项目成效,评选10个先进典型,同时编制《昆仑社区智慧治理标准化手册》,涵盖平台操作、矛盾调解等6类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为周边社区数字化治理提供示范。
昆仑社区“党群e家通”项目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数字平台为支撑、以多元共治为路径,不仅实现了基层减负、效能提升,更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到治理的力度与服务的温度。下一步,昆仑社区将持续优化平台功能,深化资源整合,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