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院智能制造学院“五项融合”锻造新时代技能人才
2025-09-21 10:57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在新时代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命题,以“卓雅工作室”建设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志愿服务实践、创新创业培育、社会实践锤炼、家校协同育人五大维度有机融合,创新构建“五项融合”学生党员培养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

为让思政教育更具温度与深度,学院精心打造“传统文化浸润工程”,推出“四季思政”特色品牌。春日里,“杏坛尊师礼”庄重举行,引导学生传承千年师道文化;端午时分,“智造机械”主题活动热闹开展,将传统节日氛围与工匠精神熔铸一体;中秋佳节,“匠心雅集”温情启幕,在团圆氛围中涵养学生高尚品格;毕业季,“红色工坊”精准赋能,助力学子以昂扬姿态迈向职场。不仅如此,学院已连续5年推进“好家风传承计划”,通过家训征集、传统技艺研习等丰富活动,让《朱子家训》等经典文化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文化育人成效显著。

在厚植爱国情怀方面,学院构建起“三维度”志愿服务体系,推动爱国情怀与志愿服务双向赋能。面向社区,“银龄关爱”健康服务温暖人心,累计为1200余名老人送去关怀与帮助;红色宣讲团走进社区,开展主题宣讲、政策解读,同时积极组织垃圾分类宣传、快递代取、爱心义诊等便民活动。一系列志愿服务不仅让师生党员的奉献精神得到充分彰显,更形成了“服务-感悟-成长”的良性循环,让爱国情怀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聚焦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学院创新打造“三阶递进”双创培养模式。基础层面,常态化开展“技能大师进校园”活动,邀请劳模工匠分享奋斗故事、传授专业技艺;依托“创客工作坊”,充分发挥高学历、高职称“双高”师资队伍优势,组建专业创新创业指导团队,为有想法、有热情的大学生党员提供场地支持、技术帮扶、咨询指导等全方位服务;实践层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挑战杯”“互联网 +”等高水平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近两年,学院学子在各类赛事中斩获省级以上奖项28项,成功孵化创业项目7个,其中不乏“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一等奖、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三等奖、第十二届华东区大学生CAD应用技能竞赛二等奖、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等重量级荣誉。

为实现社会实践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学院大力实施“双百工程”,确保100%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100%实践项目对接专业发展。“乡村之翼”团队研发的农业巡检机器人,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场景,获评江苏省优秀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提升专业能力,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

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方面,学院构建“五个一”帮扶机制,即一名干部联系、一套成长档案、一月谈心谈话、一学期家访交流、一项特长培养,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创新开发“智汇家校”数字化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矩阵实现学生成长档案可视化,家长可实时查看孩子的学业成绩、第二课堂学分、心理健康评估等六大类数据,清晰追踪“专业能力枝”“职业素养叶”的生长轨迹,及时掌握孩子在校动态,真正实现家校协同育人。

“五项融合”育人体系实施以来,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党员荣获省级以上奖项覆盖率大幅提高,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党员占比近八成,毕业生党员赴重大工程领域就业率实现翻番,3名学子获评徐州市技能能手。相关成果先后被国家、省、市媒体专题报道,学院还荣获江苏省党建创新党日活动二等奖。

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正扬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五项融合’育人体系,着力培养既有精湛技艺又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工匠,让党旗在职业教育一线高高飘扬。”(林磊 张志荣)

标签:
责编: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