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泉山七里沟街道:构建文明实践新范式
2025-09-17 16:51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近年来,徐州泉山区七里沟街道以打造“果香七里”品牌为总抓手,坚持建管用并举、软硬件并重,积极探索“社区共联、单位共建、群众共享”的工作新路径,推动文明实践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亮点跃升。

理论武装入心田,文明引领树新风

为让理论宣讲以接地气的方式走进群众生活,将宣讲由枯燥说教变为生动演绎,用共情触动群众共鸣,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可知可感,切实打通理论武装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七里沟街道突破传统宣讲模式,创新运用“音乐党课+实景讲堂”的双轨模式,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先进典型的事迹深入人心。

音乐党课综合运用歌唱、朗诵、表演等手段,设置互动环节,将“党史+理论、诗诵+表演、演唱+点歌”等融于一体,实现“一人讲授”向“双向互动”转变,达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效果,让理论宣讲更加鲜活灵动。

实景讲堂则把理论宣讲的“主战场”搬到各类教育基地和党员群众的生产生活现场,通过沉浸式实景体验、现场授课和交流研讨的形式,使理论宣讲方式由过去的“室内听”到“室外学”、由过去的“你听我讲”到“面对面”交流、从过去固定封闭的学习空间转换成开阔轻松的学习环境,大大提高了基层党员群众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建管并举强根基,治理创新显实效

七里沟街道着眼“建管用”一体化发展,整合多方资源,挖掘亮点特色,拓展实践路径,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强阵地,实现阵地建设全域化。着眼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通过整合辖区资源,实现街道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联动升级,新建投入使用1400平方米的三官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有理论宣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等多个功能室,进一步拓展服务维度。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中,有效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其中,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承文化底蕴,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地域自信。

“管”有规范,推动实践活动便民化。规范活动组织,全力打造思想文化阵地和文明实践综合体,最大化满足群众需求。七里沟街道积极统筹文明实践队伍,成立“银发生辉”等6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扎实开展“邻里互助”“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以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如为空巢老人春节期间定制“暖心套餐”,中秋期间开展“爱心剪发”等,让“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联合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构建“学校+社区+家庭”协同育人新模式,引导街道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用”出活力,突出服务内容精准化。创新活动形式。持续输送政策宣传、文化生活、公益助学等优质项目资源,吸引群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做客”。2024年以来,七里沟街道采取单独主办、共建联办、合作承办等多种模式,举办徐州市“文明养犬、爱宠有方”主题宣传活动等各类有影响活动近20场次,深受群众喜爱。街道还把志愿服务与创新治理紧密结合,积极搭建“网格化管理、社会化联建、专业化服务”三大平台,组建了“红管家联盟”团队,党员、物业、居民代表协同解决小区飞线充电、路灯改造等多个民生难题。组织20 名网约车司机成立“宁睿网约车义警队”,与新语社区文明实践志愿者为主体的“果园红志愿义警队”联动,以“定点+流动”方式全面参与辖区治安巡逻、反诈宣传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织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安全网,让基层治理焕发新生机。

文化惠民润心田,宜居环境展新颜

七里沟街道紧扣“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主线,以精准举措激活基层文化“神经末梢”,绘就出“文化兴、民心聚、风尚美”的幸福图景。

建强阵地夯根基,让文化平台“实”起来。以“15分钟文化服务圈”为目标,整合新语社区“秋韵”合唱团、“心语飞扬”舞蹈队等文艺力量,盘活七里沟社区颐泰嘉园闲置空间改造成集文化活动、全民阅读、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在三官庙社区打造“苏超”足球联赛“观赛驿站”,构建起完善的“街道—社区—小区”三级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阵地既有“形”更有“感”。

创新形式激活力,让文化活动“火”起来。以“需求订单化、形式多元化、参与全民化”为导向,聚焦“固定活动地点转变为流动活动地点、非遗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线上宣传阵地持续发力”三方面,在节假日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亲子读书会、夜间篮球赛、京剧进社区等活动30余场。

文化铸魂育新风,让文明底色“亮”起来。将文化惠民与文明培育深度融合,推广新语社区“红色物业”管理模式,积极开展民约制定、文明家庭评选、“移风易俗承诺书”签订等活动,提升居民文明素养,推动城市环境面貌焕新、市民精神风貌昂扬、城乡文明程度跃升。

如今,七里沟街道正以“凝心铸魂”筑牢主心骨、“建管并举”夯实基础桩、“靶向赋能”做优大气候,在文明实践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下一步,街道一所三站将重点培育“家风传承”等3个特色品牌项目,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天天见、月月新、长流水、不断线,让文明之花在泉山精彩绽放。

标签:
责编:夏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