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徐州经开区徐庄镇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精心组织开展了为期两个月“法治宣传‘六进’专项行动”。通过进社区、进商铺、进机关、进工地、进企业、进校园六大场景全覆盖,将法律知识与民生需求深度结合,让法治服务从“纸上”走向“心上”,切实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
进社区:法治服务零距离 筑牢居民生活法治墙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也是普法宣传的重要阵地。执法队员采取“入户讲解+现场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辖区开展普法服务。在广场、居民楼道口,悬挂主题横幅15条,发放《徐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宣传手册300余册,营造出浓厚的法治氛围。队员们化身“普法宣讲员”,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讲解生活垃圾分类、存放、运输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居民自觉遵守法规,共建整洁有序的社区环境。

进商铺:普法护航经营路 规范市容新秩序

商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普法宣传有助于规范经营行为、优化市容环境。徐庄镇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针对辖区主次干道、农贸市场周边的300余家商铺,开展精准普法服务。执法队员重点解读《徐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中与商户经营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禁止店外经营、占道堆放物品,以及落实“门前五包”责任等具体要求,结合实例进行细致讲解,切实提升了商铺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责任观念。
进机关:法治思维强根基 共建文明聚合力
为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徐庄镇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走进镇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开展“法治赋能机关”主题活动。活动现场,执法人员向机关工作人员发放各类宣传册150余册,同时设置互动问答和法律咨询环节,大家围绕装修垃圾处置、户外广告审批等实际问题积极提问,执法人员逐一耐心解答。此外,执法人员还针对机关日常工作中可能涉及的行政复议、执法程序等法律问题,进行专业指导,帮助机关干部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思维意识,提升依法履职的能力。

进工地:法律知识入现场 筑牢施工安全线
执法人员聚焦辖区4个在建项目,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将法律知识与工地管理需求精准对接。执法人员走进工地项目部、施工现场,向施工单位负责人、安全员及一线工人发放宣传材料200余册,通过“现场宣讲+案例警示”的方式,重点解读建筑垃圾处置、违规处罚、扬尘防控等法律条款,明确各方在生产、运输、消纳等环节的责任义务。此外,还为工地建立 “普法联络机制”,安排专人定期对接,及时解答施工过程中的法律疑问,切实将法治保障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筑牢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双防线”。

进企业:送法直达物业端 守好垃圾治理关
执法人员重点围绕 “建筑垃圾规范处置” 这一民生痛点,走进广德苑、康乐家园等小区,向物业工作人员发放《徐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开展面对面普法讲解。执法人员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装修垃圾分类标准、处置方法和规范流程,帮助物业人员掌握管理要点。同时,明确物业在建筑垃圾管理中的主体责任,普及随意倾倒、堆放垃圾的法律后果,推动物业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服务”。广德苑小区物业经理表示:“以前对建筑垃圾处置流程不熟悉,总担心出问题,现在有了执法部门的指导,我们管理起来更有底气了,也能更好地为业主服务。”

进校园:法治种子润童心 城管知识伴成长
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提升法律素养,助力和谐校园与法治社会建设,徐庄镇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联合辖区内5所学校开展“普法进校园”主题活动,让法治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活动中,执法人员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宣传城市管理知识,发放普法宣传册,将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带进课堂。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和互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城市管理的重要意义,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合法合规地参与城市建设。

本次普法月活动通过“六进”全面开展,实现了法律法规宣传广泛覆盖,有效提升了公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下一步,徐庄镇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将持续加大普法力度,创新宣传形式,加强执法队伍法治化建设,提升执法人员专业能力,以“普法 + 执法”双轮驱动,推动法治宣传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