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马大姐,晚饭备着啥好菜呢?”“张大爷,降压药可别忘了按时吃,您这气色比上次好多啦!”傍晚的绿苑小区,晚风裹挟着饭菜香,徐州市云龙区人大代表、黄山街道育园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张婷,穿着标志性的红马甲穿梭在楼院间,熟稔地与居民打招呼。这一幕,是她扎根基层二十余载的日常,更是她用“三把金钥匙”破解民生难题的生动缩影。
作为居民眼中“最贴心的当家人”,作为扛着“为民代言”使命的基层人大代表,张婷的掌心始终攥着三把“钥匙”:一把开“治理锁”,以创新巧劲解开老旧小区的“千千结”;一把开“民心锁”,靠阵地建设架起民意畅通的“连心桥”;一把开“服务锁”,凭队伍合力传递“时时放心不下”的履职温度。每把钥匙上,都印着她走遍楼院的足迹,沾着与居民唠嗑的烟火气,更藏着“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初心。

一把钥匙解锁“治理结”:以代表担当激发居民自治“原动力”
“居民的诉求,就是代表履职的风向标。”这是张婷常挂在嘴边的话。如今走进绿苑小区,干净的道路旁绿植葱郁,家家户户饭菜飘香,傍晚时分孩子们在楼间嬉戏,老人们在长椅上聊天——这幅安居乐业的图景,源于张婷牵头打造的“四位一体”共治模式。
十年前,绿苑小区还是个无物业、“脏乱差”的老旧小区:垃圾清运不及时、化粪池外溢、毁绿种菜、路灯损坏、邻里多矛盾争执……作为人大代表,张婷主动扛起责任,带着“民情日记本”挨家挨户走访,收集到100余条治理建议。她创新提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思路,在市、区主管部门指导下,一步步推动建立物业服务站和成立业主委员会,构建起“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业委会+物业服务站”的“四位一体”共治网,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
随着小区发展,张婷又牵头将“四位一体”模式升级为“社区党委+社区居委+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公司”,她联合街道相关科室负责人、5位业主代表组成物业管理委员会,确保居民自治权不缺位。今年8月,物管会对小区20栋楼的楼道灯展开“拉网式”排查,发现22个单元的楼道灯需要维修,排查结果第一时间公示,后续将用小区公共收益支付维修费。如今的绿苑小区,不仅告别了“治理难”,更成了居民自治的示范样板,不少周边社区都来“取经”。
一把钥匙筑就“暖心巢”:让联络站成为代表履职的“连心点”
“17号、19号楼北侧花坛占路,消防车进不来”“化粪池高出地面,老人容易绊倒”“楼顶太阳能老化倾斜,刮风天怕掉下来”……翻开张婷的“民情日记本”,这些居民反映的问题被逐条记录,而很多线索都来自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张书记把我们的诉求都落到了实处!你看,消防通道拓宽了,化粪池平了,老太阳能也拆了,住得越来越安心!”退休党员李师傅说起这些变化,脸上满是笑意。他常和老伙伴们关注社区大小事,还受邀参加民主协商议事会,“提的建议能被听见、被解决,咱心里特别敞亮。”
育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设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现有3名区级人大代表、2名街道议政代表。对张婷来说,“建好、管好、用好联络站”是履职的重要目标。每逢“选民接待日”,她总是提前半小时到岗,把桌椅摆得整齐,等着居民来“唠嗑”。居民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答的,她用通俗的语言讲清政策;需要协调的,她认真记在本子上,整理成书面材料跟进。今年以来,联络站已接待居民15次,召开议事协商会6场,解决清理了单元门楼的杂物堆放、监控的补装和维修、太阳能拆除等居民诉求22件。
考虑到东城丽景等小区的居民到联络站不方便,张婷又牵头在东城丽景小区打造人大代表联络站分站——“育”见会客厅。“要让居民感到代表就在身边,就近能反映问题好办事。”张婷说。
一把钥匙激活“服务队”:以代表引领织密织牢民生“幸福网”
“一个代表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团结力量无穷。”张婷深知,要做好民生服务,必须靠队伍。她牵头组建了一支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党员、居民志愿者、社区片警组成悦邻志愿服务队,大家都是她的“履职搭子”,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服务队的身影。
身有残疾的张兴举师傅,是服务队里的“暖心修补匠”。他响应张婷的号召,把修补机器搬到育园社区暖蜂小屋,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就业群体开展了小物品免费修补“专场”。“张代表常说‘大家互帮互助才是一家人’,我虽然行动不便,但能帮上忙就很开心。”张师傅一边缝补鞋子,一边笑着说。
在服务队里,“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是真实写照。张婷作为“队长”,更是用代表的“较真劲”推动每一件小事落地:独居老人王震兰手被划破,她带着医药箱上门包扎,还约定好后续换药时间;居民因楼上噪音闹矛盾,她牵头组织片警、物业、网格员一起调解,最终化解分歧;东城丽景小区居民盼着更新绿化、亮化和消防设施,她带着社区班子开了4场协商议事会,敲定改造方案;为了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她邀请退休党员组成“银龄宣讲团”,用“爷爷讲战斗史”“奶奶话当年”的方式,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从治理现场的奔波,到联络站里的倾听,再到服务队中的引领,张婷用三把“金钥匙”打开了社区民生幸福的大门。小区的太阳能路灯照亮晚归人的路,“育”见会客厅又迎来新一批居民,孩子们围着老党员听红色故事......这些温馨的画面不时在社区涌现,更激励着她实干笃行,书写更生动更温暖更精彩的履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