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泉山奎山街道:让“家门口的工作”点亮民生新图景
2025-08-29 14:45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出笼喽!”随着一笼热气腾腾的猪肉粉条包子揭开蒸笼,徐州奎园社区的便民服务点前立刻排起长队——这不是普通的早餐摊,而是中青帮客“渔鲜云速食”项目在奎山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为新就业群体打造的“零工创业孵化站”。两小时内500个包子被抢购一空的火爆场景,正是党建引领下新就业群体平台激活民生活力的生动缩影。

党建为魂:筑牢新就业群体的“红色堡垒”

“感谢社区党委的牵线搭桥,人大代表及时反馈我们的需求,让我们这些‘零散劳动力’有了组织依靠!”奎园社区党员志愿者李师傅的话,道出了项目的初心。在人大代表走访辖区企业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到“中青帮客”对于成立企业党组织的迫切愿望。基于这一反馈,奎山街道党工委迅速响应、积极牵头,指导中青帮客正式成立“徐州中青家庭服务公司党支部”,并打造泉山区奎山街道新就业群体党建服务站,将党建工作与技能培训、岗位对接深度融合。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由党员骨干带头参与面点教学、流程监督;依托奎园“火车头”党群联系点收集居民需求,动态调整培训方向;建立“1+N”帮扶机制,即1名党员结对N名新就业人员,实现从技能学习到创业实践的全周期陪伴。党组织的“红色引擎”,让新就业群体的就业之路走得更稳、更暖。

技能为钥:从“闲余时间”到“增收本领”

“以前赋闲在家,总觉得少了点价值。现在跟着老师学做面点,不仅能拿到收入,还成了社区里的‘手艺人’!”奎园社区居民王阿姨的感慨,道出了众多新就业群体的心声。中青帮客联合专业中式面点师团队,通过免费公益技能培训,将面粉甄选、馅料调配、标准化制作等流程拆解为易学实用的课程,让社区居民从“零经验”成长为“准专业”从业者。从面团发酵的温度控制到出笼时间的精准把握,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授人以渔”的用心,更让“灵活时间”转化为“稳定增收”的可能。

社区为基:打造“15分钟就业生态圈”

“有家的地方就有工作”,这是中青帮客对新就业群体的承诺。通过设立新就业群体党建服务站,项目构建起“党建引领—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创业支持”的全链条帮扶体系。居民可根据自身时间灵活接单,从早餐制作、社区配送拓展到家政服务、手工文创等多元领域。负责人何景峰表示:“我们不仅提供工作机会,更要搭建一个‘家门口的创业平台’。当服务站的技能培训与社区的需求精准匹配,就能形成‘居民增收、社区便利、经济循环’的共赢格局。”

零工为:激活民生发展新动能

500个包子的“秒空”奇迹,印证了新就业群体的市场潜力。这种“小而美”的灵活就业模式,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每月增收,更通过“订单式生产”“定制化服务”满足了邻里对新鲜食材、便民服务的精细化需求。如今,奎园社区已有32名居民加入“渔·鲜云速食”团队,其中不乏宝妈、退休人员和待业青年,他们在新就业群体党建的引领下用双手编织出“工作顾家两不误”的新生活。

从“赋闲在家技能傍身,从零散打零工稳定创收益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的实践正在重新定义新就业的内涵。未来,项目将继续聚焦社区新就业群体需求,拓展烘焙、电商直播等更多技能培训方向,让家门口的工作成为点亮奎山为民,幸福为您民生新光源。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