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聚焦土地市场供需与服务 57宗优质地块推介会上集中“上架”
2025-08-29 14:39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张扬)8月28日,徐州市举行2025年秋季土地市场投资推介会,解读土地政策、推介优质地块、开展政企对话,以土地为纽带,凝聚城市发展共识。

土地为媒:从“卖地”到“筑巢”的思维转变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及苏皖鲁豫区域中心城市,徐州核心商圈持续旺盛的人气、青年群体积极迸发的创新活力,都赋予了这座城市涌动的活力与深藏的发展潜力。

随着徐州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土地早已不是单纯的“建设空间”,而是承载城市功能、撬动产业升级、服务民生需求的“战略载体”。此次推介会播放的徐州城市宣传片中,从轨道交通的繁忙便利,到云龙湖畔的生态绿廊,从高铁新城的现代楼宇,到老城区的有机更新,每一个镜头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徐州的土地资源,正与“产业强市”“生态宜居”“交通枢纽”等城市战略深度绑定。

为了让每一块土地都成为“筑巢引凤”的梧桐树,徐州通过科学供地、精准供地、精心服务,推动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徐州市副市长林斌介绍,当前,徐州正聚焦核心区位与民生需求,开展优质地块和“小快灵”地块摸排,坚持土地开发与配套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以“前置化攻坚”理念展现开放合作的诚意、共谋发展的决心。

政策护航:从“管理”到“服务”的效能升级

企业拿地后,往往会担心“审批慢、落地难”,而徐州给出的回应,体现在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举措中。

此次推介会明确,徐州将进一步优化“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在企业拿地前,完成规划设计方案预审查,实现审查流程前置。企业拿地后,公示期后1个工作日内即可获得施工许可,大幅缩短项目开工准备时间。据了解,今年已有2个项目通过该模式实现“拿地即开工”,建设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4—6个月。

针对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徐州将发挥城市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提供经营性物业贷款、保障性住房收购贷款和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同时,徐州还将积极搭建房地产产业合作平台,促进房地产企业与上下游建筑施工、建材供应、物业服务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推动房地产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近年来,徐州出台房地产‘16条’‘31条’等一系列针对性政策举措,让企业敢干敢闯敢投,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全国房企50强已有23家进驻徐州。”徐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沈峻峰在致辞中表示,徐州正把“服务企业” 融入土地市场全流程,搭建“房企座谈会”政企沟通平台,推行“全流程一对一代办服务”“拿地即开工”“交房即办证”,有效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广阔市场前景、优质服务保障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政企同心:从“单向推介”到“双向奔赴”的发展共识

推介会上,57宗经营性优质地块的集中亮相引发全场聚焦。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贾泉涌对10宗拟出让和4宗合作开发重点地块进行深度解析,围绕区位禀赋、规划定位、开发潜力三重维度,全面展现地块价值。

中海宏洋集团行政总裁杨林、新希望地产集团总裁姜孟军作为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他们一致认为,企业在徐投资项目运营成效显著,高度认可徐州经济稳健增长态势、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底色,同时也表达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深化合作的积极意愿。

这种“双向奔赴”的氛围,源于徐州对房地产行业定位的清晰认知。房地产不仅在经济领域占重要地位,更是民生领域的关键行业,既要满足居民“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需求,也要为城市发展提供稳定支撑。此次推介会特意邀请不同类型的房地产企业参会,有深耕徐州多年的本土企业,也有全国性的品牌房企;既有专注住宅开发的企业,也有擅长商业、文旅项目的投资者,目的就是为了倾听不同声音,让土地供应更贴合市场需求。

随着秋季土地供应计划的推出,徐州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迎接更多投资者的到来,而这些土地上即将崛起的建筑、配套与产业,也将成为徐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坚实步伐。

标签:
责编: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