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这雨来得真急!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找个屋檐躲一躲,现在好了,几步路就能到社区的驿站,不仅能避雨,还能喝口热水给手机充上电,心里踏实多了!”刚送完一单的外卖骑手小赵,快步走进彭城街道莲花社区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一边擦着雨水一边感慨道。如今在徐州市云龙区,这样的“温馨港湾”已遍布大街小巷,正以看得见的温暖改变着像小赵这样的新就业群体的日常。
精准布局,升级暖“新”阵地。围绕解决外卖骑手、网约配送员、货运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休憩无定点、补给无保障、应急无支援”问题,云龙区整合各街道、社区现有场地空间、管理力量和服务设施资源,为全区9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8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统一配置标识牌、休息桌椅、微波炉、饮水机、医药箱、储物柜等必需物资,实现站点的标准化建设。同步设立8个示范型站点,打造集休闲、议事、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睦邻会客厅”,增设图书柜、冰箱冷饮、心理疏导室等拓展性设施,满足新就业群体多样化需求。针对大型商圈、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布局共建型特色站点,引入临时停车、应急维修、法律援助等定制化服务,联合楼宇物业、爱心商户共同参与运营,进一步织密“15分钟服务圈”。

用心用情,提升贴“新”服务。秉持“就近就便、一室多用、务实高效”原则,云龙区依托各社区暖“新”驿站,打造新就业群体立体化服务体系。各驿站每日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提供纳凉休憩、饮水热饭等10余项贴心服务,示范型站点还增设“心愿墙”和“建议箱”,定期举办“骑士恳谈会”,及时收集反馈意见,推出系列特色服务。今年以来,云龙区依托街道、社区暖新驿站,联合商圈物业举办“夏日送清凉”活动,累计为新就业群体发放防暑物资上千份;依托驿站开办公益爱心暑托班23个,有效化解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联合医疗机构开展新就业群体健康义诊,惠及新就业群体1000余人;依托驿站平台构建职业发展支持体系,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职业技能提升等专题活动20余场,参与人员1500余人次……依托一系列的服务升级举措,云龙区已形成“诉求有渠道、服务有温度、成长有支持”的良性服务生态,切实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双向赋能,聚合“新”治力量。以新就业群体基层服务站点为枢纽,组建“云先锋·新引力”“阳光莲花·七彩绽放”“星火骑手”等志愿服务队伍,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骨干担任“流动网格员”,让每天穿梭街巷的他们成了城市管理的“移动探头”。“上礼拜我送餐路过这,发现井盖翘着边,立马拍照报告给了站点工作人员,不到一天就把井盖复原了。”网约车司机小张点开手机上的照片,语气里满是成就感。部分示范型站点还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进一步激励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治安巡逻、防诈守护等公益活动,新就业群体正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实力量。同时,云龙区以“云先锋·新引力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为标识,社区兜底作为,大力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到驿站报到,截至目前,63名党员主动亮明身份,256人成为“移动网格员”,累计上报安全隐患150余处,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域的基层治理网,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曾晓露 郝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