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经济”如何激活徐州消费新动能?
2025-08-12 15:01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张扬)在徐州中心商圈,茶颜悦色、达美乐、好利来等知名首店的落户消息,掀起了一阵消费热潮。首店的入驻,不仅为市民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也为徐州的首店经济注入了新活力。近年来,徐州首店数量持续增长,年度引进的首店数量从2022年的137家飙升至2024年的266家,成为拉动消费、提升城市商业能级的重要力量。

流量变“留量” 首店激活消费生态

首店的密集落户,绝非偶然。作为苏皖鲁豫交界地区首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700亿元的城市,徐州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和市场优势明显,为各类首店提供了生长沃土。近三年来,徐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稳居全省前列,在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的十座城市中独占鳌头,在全国城市排名中跻身前20强,这份“消费实力”让徐州与南京、苏州、无锡一同跻身江苏重点打造的“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名单。

精准招引之下,首店集群效应持续释放。苏宁广场42%的品牌为各类首店,2024年新增30家国际国内名品;金鹰国际全年引入82个新品牌,其中苏北首进13家、城市首进31家。这些首店不仅带来新鲜消费场景,更形成强大“磁吸力”——去年金鹰、苏宁广场等综合体客流量分别增长43.1%、15.2%,去年新引入的首店品牌拉动苏宁广场总销售额增长31%。

首店的价值不止于“网红效应”,更在于重构消费生态。钟书阁云东文化街区店作为苏皖鲁豫交界首店,将阅读空间与地域文化融合,成为文旅消费新地标;彭城广场、户部山月光市集等夜间经济集聚区的800余家商户,与首店形成业态互补,让“首店流量”转化为“商圈留量”。中心商圈外来消费占比常年超30%、节假日突破50%,徐州对区域消费的辐射力正持续增强。

“引进来”到“走出去” 本土品牌突围进阶

当国际国内品牌争相布局徐州时,这座城市正推动首店经济从“引来大牌”向“输出原创”的转型。“徐品出徐”战略下,老字号与新势力双线发力,本土品牌在首店浪潮中强势突围。

马市街饣它汤开启直播宣传,绿健乳品与徐州文旅推出联名产品,老同昌茶叶、两来风辣汤等“中华老字号”“江苏老字号”,通过创新营销和服务方式,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这些传统美食与品牌搭乘上新消费的快车,“老字号”焕发出“新精彩”。今年5月,徐州公布新一批徐州老字号认定名单,百珍堂、彭城孔妈妈等38个品牌上榜,至此,徐州共有69个“老字号”品牌,其中“中华老字号”4个、“江苏老字号”14个,成为本土品牌矩阵中稳固的根基。

“老字号”之外,新兴品牌更显创意锋芒。云龙让茶将汉画像石元素融入茶饮包装、摩打咖啡开进小镇、3只羊烧烤的场景化体验,让这些本土首发品牌跻身“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的徐州新消费品牌,从“区域首发”迈向“全国连锁”。

政策筑巢引凤 打造首店经济高地

首店经济的蓬勃态势,离不开制度保障的“强磁场”。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每年落户区域首店、行业首牌100家以上”,《徐州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专章部署本土品牌提升,商务局将首店招引纳入年度重点,形成政策闭环。

这种精准施策正在结出硕果。即将开业的德基广场,17万平方米商业空间将引入150余个首入品牌,包括50余家区域首店、50余家国际名品及20余家高端餐饮,预计年客流量3000万人次、销售额破50亿元。而苏宁广场、金鹰国际等商业体的持续升级,更让首店集群有了优质载体。

从单一门店的“新鲜体验”,到消费生态的“系统升级”,再到城市能级的“全面跃升”,徐州首店经济正走出一条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路径。未来,随着更多首店落地与本土品牌崛起,这座区域消费高地,将在开放与创新中,持续探索商业繁荣与城市发展的新可能。(图片来源:徐州发布)

标签:
责编: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