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我们作为科技型企业,目前特别关注辖区对我们这类企业有哪些扶持政策?”“员工停车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希望交警大队的陈亮代表能帮忙协调解决。”……在由徐州云龙人大汉风街道工委联合招商蛇口徐州事业部开展的汉风街道人大代表“三位一体”调研活动现场,淮海金融聚集区的企业代表们各抒己见,纷纷向人大代表抛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这热烈的一幕,仅是人大汉风街道工委助力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正如人大汉风街道工委主任徐艳松所言:“人大汉风街道工委始终紧扣区委‘一核三心’战略部署,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力助推淮海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搭建平台、深入调研、落实建议、强化监督,人大汉风街道工委的四大助推工作环环相扣,编织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网络,为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广拓渠道搭平台,汇聚金融发展“强磁场”
人大汉风街道工委锚定金融服务中心发展目标,将企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成服务“前沿阵地”。现已举办政策宣讲会13次,精准解读财税、金融等惠企政策;开展7次人大代表讲坛,邀请行业专家与代表共话发展,持续释放资源共享、智慧交融的“强磁场”效应,全方位彰显人大在中心建设中的担当作为。在“人大助力数字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主题活动中,人大代表积极搭建沟通桥梁,组织企业深度交流,思维的激烈碰撞催生出合作硕果。最终,中心内大型国企与3家制造业企业达成供应链金融合作,创新融资模式,帮助3家企业共收获融资2000余万元。不仅如此,人大还联合人力资源部门举办4场专场招聘会,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定制人才招募方案,通过精准对接,一年时间内,便为中心引入80余名金融、数字技术等相关专业人才,为金融服务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动能。
深耕细作摸实情,精准把脉发展“疑难症”
人大汉风街道工委充分激活企业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以“实地走访+接待选民”双轮驱动,构建多维调研网络。由企业代表、街道干部组成的“先锋调研队”,对金融服务中心30余栋商务楼宇开展“扫楼式”摸排,逐户走访500余家企业。调研人员聚焦办公场地成本、人才招聘、配套需求等关键领域,以“放大镜”般细致态度深挖痛点,建立“一楼一档”台账,确保问题应记尽记。在线下深耕的同时,工委严格落实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制度,每月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参与接待活动,将联络站打造为问题收集“前哨站”。代表们通过面对面交流,从选民反馈中捕捉线索,填补调研盲区。这种“走访摸排+选民补充”的立体调研模式,共收集企业所遇难题114件,实现了对企业发展难题“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为后续精准施策筑牢数据根基。
建言献策破困局,切实疏通发展“梗阻点”
人大汉风街道工委以人大建议为引擎破解发展难题。依托扎实调研,组织人大代表化身“智囊团”,聚焦企业关切,精心撰写28份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建议。针对金融服务中心招商引资与商业配套不足,代表建议设立常态化招商专班,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积极推动引进和培育新型金融业态,大力发展金融聚集区首店经济,全面优化区域商业服务功能,以此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围绕员工停车难的“老大难”,代表们提出了优化停车设施规划、推广路边停车划线模式、建立立体停车场等“组合拳”解决方案。这些凝聚智慧的建议提交后,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如今,云龙区金融服务中心发展专班高效运转,新业态企业接连入驻。周边停车场改造工程推进顺利,700 余个新增车位已交付使用,切实解决企业停车难题,企业的“心头愁”正逐步转化为“满意笑”。
全程跟进强监督,筑牢发展质效“压舱石”
监督落实是保障工作行稳致远的坚固防线,人大汉风街道工委将其作为护航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关键抓手,构建起全链条、无死角的监督体系。针对政策落实与项目推进等核心工作,工委联合人大代表以“显微镜”般的细致,紧盯每个环节,确保政策精准落地、项目有序推进。在民生实事项目监督中,工委共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项视察9次,全流程跟踪项目6个,从项目规划到竣工验收全程跟踪,以“行走的督察员”身份深入一线,实地调研进展、收集群众反馈。同时,依托议政代表会平台,广泛听取企业人大代表的工作汇报,充分发挥代表“前沿哨兵”作用,及时捕捉潜在问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以全流程、立体化监督,为金融服务中心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屏障。
从搭建平台广聚发展合力,到深入调研找准问题症结;从落实建议破解发展难题,再到强化监督保障工作质效,人大汉风街道工委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在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画卷上,勾勒出一幅幅浓墨重彩的奋斗图景。未来,人大汉风街道工委将继续锚定目标、砥砺前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为推动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高质量发展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