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把文明作为城市的“风向标”,以真情传递温暖正能量。今年以来,徐州市云龙区彭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一线执法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成为城市中一道温暖而亮丽的风景线。
除夕夜紧急救援 点亮生命希望之光
1月28日,本是阖家团圆的除夕,当大多数人沉浸在节日的喜悦氛围中时,街道巡查队员李玉龙、韩宁、周峻慷依然坚守岗位,在积水坝附近认真巡查。就在这时,他们发现一位外地游客的孩子意外摔伤,孩子父母因不熟悉当地环境,一时手足无措。情况危急之下,队员们迅速驾驶执法车辆,及时将受伤儿童及其家人送往附近的徐州市中心医院救治。在那个寒冷的夜晚,他们的行动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游客一家的心,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彭城的热情与关怀。
群众中暑倒地 他们“救”在身边
进入夏季,面对高温酷暑,巡查队员们始终坚守一线。7月3日,解放路与文治巷交叉口一名醉酒老人倒在马路上,当时烈日炎炎,气温居高不下,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中暑等严重后果。巡查队员楚丹、李春辉、刘成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刻拨打110报警求助,并坚守在现场守护老人。民警赶到后,队员们积极配合核实老人身份信息,最终协助警方将老人安全护送回家。

同样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7月15日傍晚,在民主南路与和平路交叉口,王洁、邓元两位队员在早班巡查时遇到类似状况。面对高温下的昏迷醉酒人员,他们果断采取行动,拨打110和120,直到民警及急救医护人员到来后才放心离开。
化解矛盾促和谐,畅通道路暖人心
7月15日14:00许,青年路上两辆电动车发生碰撞事故,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致使交通严重受阻。就在这紧张时刻,巡查队员王伟、王昌斌、杨光远挺身而出,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凭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处理经验,他们成功化解了双方的矛盾纠纷,并迅速疏导现场交通,恢复了正常秩序。他们的高效处置赢得了当事市民及围观群众的一致好评,也为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增添了一抹文明的色彩。
7月23日,苏园街与莲华井巷交叉口发生的另一起电动车相撞事件中,韩宁、陈欢两名队员同样表现出色。他们不仅及时救助受伤人员,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安置,还主动联系交警到场处理事故,同时协助维护现场交通秩序。事故双方对他们的帮助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这份感激之情也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助力迷途少年归家,重拾家庭温暖
8月2日夜晚,一名家住新城区的学生因与家人发生矛盾而离家出走至丰储街,正在值班的邓元、李玉龙两位队员得知情况后,一边安抚孩子的情绪,一边联系其父母。随后,他们将学生带回执法局妥善看护。22:10,当学生母亲匆匆赶来时,看到安然无恙的孩子激动不已。队员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感,帮助这个迷失方向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团圆的喜悦。
游客遭遇困难 他们暖心救助
8月4日傍晚,彭城路与淮海路交叉口的青年岗亭内,又上演了一幕温馨的画面。当时,董坤、张凡、黄宇轩、张超四位巡查队员正在该区域进行日常巡查。在等候红灯时,他们注意到一位外地来徐旅游的母亲身体突发不适,出现了明显的中暑迹象。情况紧急,队员们立即采取行动,迅速将母女二人引导至附近的青年岗亭内休息,并提供了防暑降温物品进行悉心照料。在队员们的细心关怀下,这位母亲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母女俩对队员们及时且贴心地帮助深表谢意。

暴雨夜逆行而上 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8月6日19时许,徐州市区遭遇强降雨天气。根据气象预警及实时雨情,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机制,优化值班值守,加强对铁货街等易积水区域的监测。相关负责人现场组织多名队员,实施分时段、不间断巡查,严格落实“定人、定点、定责”巡查机制与应急值守制度。20时至22时,铁货街积水严重。防汛队员立即行动,使用水泵抽排积水,沙袋封堵房门防止倒灌。期间,发现3户低洼地带居民受淹水威胁,且住户中有90余岁高龄老人,当即将受威胁居民转移至附近酒店妥善安置,并做好情绪安抚工作。队员们冒雨奋战的身影与暖心举措,让群众在风雨中感受到安心与温暖。

比风景更动人的,是城市的温度。一桩桩感人至深的事件,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例子,无不体现着彭城街道巡查队员们的高度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对“执法蓝”而言,群众遇到困难搭把手已经成了一种工作常态,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书写担当、用行动践行初心,让八方游客在领略徐州两汉文化之余,更感受到了徐州城市的温度与情怀。(仝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