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龚玉 陆纪斌 张炫)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赛场上,徐州队啦啦队的队服引发热议——飞扬的纹饰既有现代运动张力,又暗藏古朴汉风。


这套设计的灵魂,源自睢宁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舞乐车马图》汉画像石。而它的设计师洪流,正是土生土长的睢宁县李集镇人。8月5日,洪流专程来到睢宁县博物馆。他此行的目的,是亲眼见证给予自己灵感的“宝藏”——那块《舞乐车马图》汉画像石。
一块石头 连接古今赛场
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当目光落在《舞乐车马图》汉画像石的原石上时,洪流难掩激动:“‘大汉蹴鞠’明信片的灵魂,就藏在这里!”

作为睢宁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舞乐车马图》汉画像石是当之无愧的汉代“生活全景快照”。这块静默的石头上,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两千多年前的盛大场景。

一列列高头大马牵引轺车疾驰,骑士佩剑护驾,尽显贵族出行的车马仪仗威仪;画面中央,两名舞者手持鼓槌腾跃击节,正是汉代标志性的“建鼓舞”——立柱支撑的大鼓两侧,激昂的节奏与动感的身姿,传递着古人的昂扬气魄。更令人惊叹的是,画面中还藏着“中国古代足球”的雏形——蹴鞠,球员们肢体舒展,围绕皮球互动,动作鲜活如在眼前。
“建鼓舞的助威气势、蹴鞠的竞技张力,和现在的体育精神、啦啦队热情,简直是跨时空共鸣!”洪流坦言,最初设计时曾担心汉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赛场会显生硬,“还好睢宁县博物馆提供了《舞乐车马图》汉画像石的高清资料,尤其是建鼓舞与蹴鞠同框的画面,一下子让汉代场景在脑海里活了过来。”
此次到访,洪流还将部分取材于《舞乐车马图》汉画像石的明信片赠予睢宁县博物馆。明信片的隐藏图案特意加入了这块画像石的拓印,“就是想让文物以新形态‘活’在当下”。


从图片到原石 震撼藏在细节里
这是洪流第一次走进家乡博物馆,“以前只看图片,今天见了实物才懂什么叫震撼!”原石上斑驳的肌理、线条的深浅变化,甚至细微的风化痕迹,都比资料里的图像更具冲击力。他忍不住向广大网友“安利”:“找灵感一定要看原物,这块汉画像石值得所有人来打卡!”
《舞乐车马图》汉画像石的魅力,正在于它不仅是艺术珍品,更是“立体史料”,这些恰恰成了设计师的灵感富矿。

“你看这些汉代生活起居、餐饮文化的刻画,都是未来文创设计的源头活水。”洪流指着馆内其他展品说,“博物馆的资料帮我们还原了真实场景,让文化表达有了根基——原来文物真的能以另一种形态走进生活。”频频“出圈” 这幅图有多火?
这不是《舞乐车马图》汉画像石第一次“出圈”了。2022年9月,在“宝物奇旅——江苏人气宝藏”发布会现场,13件“江苏人气宝藏”现场点亮。睢宁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东汉·舞乐车马图》汉画像石(国家一级文物)成功入选,成为江苏省县级博物馆唯一入选的馆藏。
《舞乐车马图》汉画像石,纵116厘米,横210厘米,出土于江苏省睢宁县墓山汉画像石一号墓前室。这块画像石构图丰满灵活、内容丰富,雕刻技法高超,是反映睢宁汉画像艺术成就的代表作。同时,它体现了汉代的官级制度,反映了汉代的生活、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等方面,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如今,这股“汉风”通过设计师的笔,“走”上了“苏超”赛场,并通过明信片“飘”向了世界各地。
当古老的建鼓舞遇上现代啦啦队的呐喊,当汉代蹴鞠撞上苏超赛场的激情,这块来自睢宁的石头,正让两千年前的活力基因在绿茵场上重焕光彩。下次看球时,不妨留意徐州队啦啦队的队服——说不定,你就能从那些设计里,读懂睢宁藏在时光里的“汉代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