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这个夏天,丰县处处涌动着关爱下一代的温馨暖流。从常店镇凤苑小学的公益暑托班到顺河镇齐庙村的荷塘研学地,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暑期活动,以爱心为笔、以实践为墨,为孩子们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成长画卷,彰显着全县上下守望相助、共护未来的深厚情怀。

常店镇的公益暑托班是丰县关爱留守儿童的一个生动缩影。作为徐州市190个公益暑托班之一,凤苑小学的教室里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来自东南大学的志愿者们化身“多面手”,将知识与乐趣巧妙融合:农业美学课上,蒋欣洢用绘本让农作物“破土而出”,孩子们在袁隆平院士的故事里读懂科研精神,在小麦生长密码中领悟“粒粒皆辛苦”的深意;法治课堂变身情景剧舞台,安全自护课化作模拟演练场,“红色教育小课堂”“环保实践小能手”等特色活动轮番上演。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设计的“一对一”课业辅导,更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进。“不仅解决了看护难题,更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学习平台。”班主任张肖肖的话,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

顺河镇齐庙村的“荷风伴夏,耕读齐庙”亲子活动,则为孩子们打开了自然与文化的“双重之门”。以当地“藕虾共作”的生态农业为实践课堂,农业技术人员带着亲子家庭沿荷田探秘,用“藕叶遮阴、虾粪施肥”的生动案例,诠释一水两用的现代农业智慧。“莲王评比”中,孩子们在采摘莲蓬的劳作里品尝甘甜,获胜家庭收获的特色农产品礼盒,盛满了劳动的喜悦。

知识小课堂上,“荷叶为何不沾水”的科学问答与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经典诵读相映成趣,孩子们以“荷叶是夏天的雨伞”般的童言创作诗歌,在荷叶茶香中浸润文化韵味。手工环节里,新鲜荷叶拓印的帆布包、莲子标本制作的创意作品,都是孩子们用想象力留住的夏日记忆。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王尧感慨:“孩子们在自然里释放的创造力,比任何课本都动人。”
从校园课堂到田间地头,丰县的暑期活动以爱心为纽带,串联起高校力量、乡村资源和社会温情。这些充满温度的实践,不仅为孩子们的假期添彩,更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文化的根苗与爱的火种,让守望相助的美德在代代相传中愈发醇厚。(黄文丽 丁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