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梨香传文明 产业富乡村
2025-07-31 16:37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盛夏时节,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的千亩梨园缀满金果,饱满的“皇冠梨”压弯枝条,果香弥漫在整洁雅致的村落间。这座下辖4个自然村、5800余人口的村庄,不仅因“皇冠梨”之乡的美誉闻名,更以“全国文明村”的崭新名片,勾勒出产业兴旺与文明进步同频共振的乡村振兴图景。

梨乡产业旺 筑牢文明根基

清晨的大庙村,果农们穿梭在标准化梨园中,疏果、套袋,动作娴熟利落。“一亩梨田年收入超万元,是种粮食的五倍多!”种植大户王继龙捧着刚摘下的“皇冠梨”,果皮金黄透亮,果肉细腻多汁。这份丰收的喜悦,源自大庙村二十余年对特色产业的坚守。

1999年,村党委带领党员干部多次赴山东、河北考察学习,最终选定“皇冠梨”作为富民产业,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培训、统一管理”模式,流转土地1500亩建成千亩产业园。如今,这里不仅有“皇冠梨”,更延伸出500亩生态桃园、1000亩示范粮田,形成“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的全链条业态。2022年,大庙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3.1万元,产业的兴旺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生态宜居地 涵养文明新风

漫步大庙村,平整的步道延伸向前,两旁是艺术感十足的文明墙绘,既有“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也有“垃圾分类”的现代倡议。为守护“皇冠梨”生长的生态环境,大庙村投入270余万元建成两座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网5000余米,实现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现在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分类垃圾桶,保洁队每天定时清运。”村民李桂兰指着门前的封闭式垃圾箱说。村里32名专业保洁员分片负责,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昔日的“脏乱差”变身“洁净美”。在梨园周边,景观小品与“五大类”宣传栏相映成趣,160余米长的文化墙讲述着“梨乡文明公约”。每年举办“梨花游园会”“旱地龙舟赛”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传统文化等各类特色活动70余场,将农耕文化与文明新风巧妙融合,让村民们在采摘劳作之余,潜移默化中接受着文明熏陶。

民生福祉厚 夯实文明根基

“村里给我们买了医保,孙子上学有补助,种梨还有技术指导,这样的日子比蜜甜!”76岁的村民季桂香细数着生活变化。依托“皇冠梨”产业带来的集体经济积累,大庙村构建起民生“十二惠”工程:为60岁以上老人代缴医保,每年发放大学生助学金,改造户厕1670座,建成标准化幼儿园和卫生室。村民福利从2017年的每年120万元增至如今的200余万元,养老、医疗、教育等保障实现全覆盖。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窗口为果农办理助农贷款申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志愿者定期开展果树修剪、直播带货培训。大庙村用“产业富民+文明育民”的双轮驱动,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如“皇冠梨”般饱满丰硕。

如今的大庙村,千亩梨园硕果累累,文明新风浸润人心。那颗从1999年种下的梨树苗,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富贵树”,更培育出“勤勉务实、诚信友善、共建共享”的文明乡风。大庙村以“皇冠梨”为媒,书写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答卷,让文明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持续绽放。(王选)

标签:
责编: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