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炎炎夏日,未成年人安全工作进入关键期。为守护辖区青少年暑期安全,徐州市鼓楼区环城街道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整合多方力量、联动各社区,从隐患排查、巡查防控到宣传教育打出了一套安全教育“组合拳”,织密暑期安全防护网。
全域巡查织密防护网
值第五个“世界预防溺水日”来临之际,环城街道统筹各社区资源,全面启动“强化巡河 防范溺水”专项行动。由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和专业救援人员组成巡查队,对徐运新河等辖区内河道开展“每日三巡”,并在午后、傍晚等重点时段加密巡逻频次。巡查中不仅及时劝阻河边嬉戏玩耍的未成年人,还同步完善安全设施——新增防溺水警示条幅20余条,在河岸关键位置配备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应急装备,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快速响应。各社区还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排查辖区内池塘、老旧小区积水点等隐患区域,建立台账逐一销号,为暑期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多元宣传筑牢安全线
“绝对不能私自下河游泳!”环城街道充分利用喇叭广播、电子屏、宣传栏等载体,高频次播放防溺水“六不准”等安全知识,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各社区开设“安全小课堂”,通过真实案例讲解、情景模拟等形式,让未成年人直观了解到溺水危害和自救方法。苏电社区依托爱心暑托班,联合江苏师范大学志愿者开设系列安全课程,邀请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共同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及技能;针对老年人和外来务工家庭,社区网格员还上门发放安全手册,切实提升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联动机制压实责任链
环城街道积极发动退休党员、“五老”志愿者及热心居民组建“安全观察员”队伍,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群体的安全状况。华康社区创新“巡查日志”制度,组织暑期回乡的大学生志愿者记录河道动态,根据天气变化调整防控策略,确保防护措施精准有效。这种“社区+志愿者+家庭”的联动模式,让安全防护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守护”。

下一步,环城街道将持续优化巡查排班,增设应急物资点位,联合专业机构开展救援演练,让安全防护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从河岸巡查到社区课堂,从设施完善到机制创新,环城街道正以全方位守护,护航群众平安度夏。(赵茂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