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学子暑期实践 以青春之力绘就基层服务画卷
2025-07-23 09:43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暑期以来,徐州工程学院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组织各级团组织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学子们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在支教帮扶、文化传承、乡村服务中践行担当,让青春力量在基层一线绽放光彩。

校团委第11届“大手小手”支教团接过接力棒,远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小侯中学,开展为期近1个月的支教活动。他们为当地留守儿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辅导课业、开设兴趣课程,陪伴孩子们度过安全充实的“七彩假期”。在走访中,支教团志愿者们与家长细聊孩子的学习习惯、家庭日常,反馈课堂表现,同时关切祖辈身体状况,成为跨省帮扶的生动注脚。

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耕读青春”全民阅读实践团来到邳州市议堂镇潘庄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起“青春书屋”,以“耕读传家润乡土,青春建功助振兴”为主题开展活动。针对留守儿童与务工子女,志愿者创新推出“一对一伴读”“田间阅读课”,把书本里的农耕知识与田间实景结合,让抽象概念变得可知可感。考虑到务工子女周末返乡的特点,团队特意组织“我的耕读故事”分享会,让孩子们上台讲述书本知识与家庭农耕实践的结合体会;同时建立线上交流群,周末发布阅读任务和农耕小知识,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既延长了儿童阅读时长,又让务工子女能持续参与,还带动不少家庭组建起阅读互助群,为全民阅读推广探索出全新路径。

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苏韵乡音行”实践团聚焦方言文化传承,深入苏锡常吴语区、苏北江淮官话区,用青年智慧探寻传承新路径。他们创新“三步走”模式:先通过走访调研、音视频记录完成“寻声记·方言田野纪实”,形成鲜活的方言档案;再用数字化插画、拟人化形象打造“绘语集·方言语料新解”电子图鉴;最后启动“声浪计划·方言创意焕新”,线上推出方言微短剧、表情包,线下开设“方言童趣课堂”,让古老方言焕发新活力。

人文学院“青春拾光”实践团的脚步来到了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他们以“手绘乡村”为主题开展墙绘志愿服务。在北村与饶山村,队员们顶着酷暑,以蓝绿为主色调,将“彭城七里”文化、徐州民俗小吃、乡村产业特色等元素绘上墙面,为夏日乡村添上清爽亮色,也生动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精神风貌。此外,团队还在柳泉镇文化站查阅历史图志与实物档案,了解当地千年文化遗存与民俗传承,并走访“三十八孔桥”、西堡烈士陵园,在实践中感悟历史厚度。

从跨省支教到乡村阅读,从方言保护到乡村墙绘,徐州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在暑期实践中既“受教育、长才干”,更用实际行动为基层发展“作贡献”。在暑期社会实践的“大思政课”中,青春力量融入基层、服务社会。未来,学校将继续组织青年学子投身社会实践,让青春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贡献力量。

标签:
责编:夏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