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以前暑假总担心孩子独自在家,现在社区暑托班就在楼下,课程丰富又安全,我们上班踏实多了!”徐州市鼓楼区环城街道苏电社区居民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双职工家庭的心声。
进入7月,环城街道各社区的爱心暑托班陆续开课,将红色教育、科普启蒙、文化传承等多元课程送到群众“家门口”,既破解了双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更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成长。

7月3日,苏电社区暑托班热闹开营。首堂军训课上,飞豹教官带领孩子们站军姿、练队列,小学生刘峻旭汗流浃背却身姿挺拔:“像解放军叔叔一样,特别酷!”这场充满力量的开营仪式,让坚毅品格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依托“校地合作”纽带,暑托班课程持续升级。苏电社区携手徐州医科大学志愿者带来“智伴成长”系列课堂,四足机器人的灵动舞步引发孩子们阵阵欢呼,红色故事分享环节让革命精神在学习互动中得以传承;来自江苏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从电池环保科普到化学实验演示,再到“科技筑梦”主题宣讲,一个个奇妙的科学现象让孩子们瞪大双眼,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探索科学的奥妙。

米兰社区的暑托班里,传统文化与创意实践碰撞出别样火花。最新一堂课以“运河文化”为主题,志愿者用故事串联起大运河千年变迁,从漕运历史讲到现代航运,在互动问答中拓展孩子们对运河船舶的认知。随后的DIY帆布包创作,孩子们挥动画笔将运河风光绘于布袋,普通帆布包变身文化载体,孩子们举着作品的笑脸成为夏日里的温馨剪影。
闸口社区则联合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志愿者,将“数韵新声”系列课程打造成暑托班特色品牌。收官课上,志愿者创新融合数独与书法艺术,手把手教孩子们练习基础笔画,在墨香中涵养文化气质;数独环节里,孩子们化身“小小数字侦探”,在九宫格中探寻规律,逻辑思维在解题中悄然提升。

自暑托班开班以来,环城街道共招募专职志愿者20余人,联动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医科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常州工学院等高校资源,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走进社区。“我们将持续推出红色教育、兴趣培养、实践体验等特色课程,让‘家门口的暑托班’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成长乐园,为双职工家庭消除后顾之忧。”环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赵茂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