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沛县: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让幸福“触手可及”
2025-07-11 15:58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苗永乐 冯昌任)5条“断头路”建成通车、23个党群服务中心优化调整、36个老旧小区10月份完成升级改造……一件件民生实事,不仅与群众的幸福感紧密相连,也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今年以来,沛县坚持突出问题导向,推动作风建设与为民服务同频共振,在锤炼实干中践行初心使命,把学习教育与提升服务群众能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让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里,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以作风建设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解决急难愁盼,激活发展“红色引擎”

63日,在沛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中江文荟苑小区业主王同民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动产权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特别高兴,现在不动产权证终于拿到手了,心里也踏实了。”

中江文荟苑小区建有23栋安置房,不动产权证办理一直是群众心中的牵挂。为此,沛县建立属地街道、产投集团、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协同会商机制,研究商定物业“两金”缓缴、群众上房办证的方式路径,同时开辟不动产登记“绿色通道”,提前开展材料预审、不动产地籍调查等基础工作。522日以来,安置小区不动产权证办理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企业开办“零跑腿”、惠企政策“云推送”、材料补正“上门办”……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沛县聚焦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帮助企业松绑减负、降本增效;在项目建设、助企服务一线成立突击队,引导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作为,激活发展新动能。

倾听群众呼声,持续办好民生实事

每天中午11时,大屯街道颐园社区幸福食堂里热闹非凡。不少老年人选好“心仪”的饭菜,围坐在餐桌前边聊天边享用。“在食堂选址、厨房布局等方面,我们指导大屯街道、沛城街道等建成4个社区老年食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沛县民政局老龄事业发展科科长张永民表示。

据悉,沛县今年计划新增5个社区老年食堂,融合“助餐+社交”功能,打造集就餐、健康咨询、文娱活动于一体的“银龄驿站”,让老年人从“舌尖”暖到“心间”。

前不久,外卖骑手杨旋作为新就业群体代表参加了全县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并提出设置骑手停车区域、开设24小时暖“新”驿站等建议。627日下午1点,杨旋送完午间用餐高峰期的最后一笔订单后,来到距离最近的沛公驿·苏果超市站歇脚充电。“没想到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以后工作累了可以随时来这里休息充电,驿站就是我们的移动之‘家’。”杨旋高兴地说。

沛县坚持以群众呼声为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回应群众期待,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夯实文化阵地,多元满足群众需求

在党群服务中心打半小时的乒乓球,再练会书法,对于汉兴街道汉康社区居民白树超来说,成为了退休后的生活习惯,“如今场所多了,也更有人气了。”

今年以来,汉康社区聚焦文化阵地偏少的情况,精心打造“四室一厅”文化矩阵,满足不同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会议室减少了,活动室增加了,一减一增的‘微改造’,满足了群众最关切的需求,让幸福感‘原地升级’。”汉兴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张若琳说。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沛县以县镇两级书记项目“持续深化‘两个走进’(近)提升基层治理质效为牵引,不断强化文化阵地建设,优化调整23个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布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标签:
责编:夏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