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如何借助医学发展的最新成果,重建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如何发挥显微外科的技术特点,提高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日,全国知名显微外科、周围神经外科专家齐聚徐州,给出了具体答案。

7月3日至7日,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肢体功能显微重建人工智能新理论、精准修复及智慧康复新技术应用学习班”在徐州仁慈医院举办。徐州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淮海周围神经学术会议同期举行。
名家汇聚,共促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
会上,徐州市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高欣欣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华山医院连续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设在徐州、办在经开区表示感谢。近年来,徐州仁慈医院在显微外科、周围神经外科领域不断探索奋进,为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宗亚力理事长获选为中整协超显微医学修复分会会长,石荣剑副院长获选为江苏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候任主委。

学术活动当天还举行了徐州市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周围神经学组成立仪式。徐州市医学会学术部主任薛鸿智宣读成立文件,石荣剑兼任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随后,来自无锡九院党委书记芮永军教授、院长糜菁熠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徐雷教授、虞聪教授、周俊明教授等国内知名显微外科和周围神经外科专家出席学术活动并分别做学术分享。
学术交流,分享周围神经外科发展成果
此次国家级学术活动汇聚了国内外前沿理论、技术和临床经验,尤其是“超级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脑机交互神经调控”“精准修复”“智慧康复”等主题,众多知名专家团队倾囊相授。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牵头人、上海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主委、华山医院手外科徐雷教授表示:“未来,华山医院将与徐州仁慈医院共同携手,在周围神经外科,特别是肢体功能重建领域不断探索,为学科发展添柴助力,更要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努力奋斗。”
在学术分享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医“大咖”结合显微外科、周围神经外科、肢体功能重建领域最新科研进展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热烈讨论,通过实例讨论、手术示教等形式交流了临床经验,为与会同仁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学术盛宴”。
以人为本,服务区域周围神经伤病人群
学术活动进行的同时,徐雷教授率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专家团队与徐州仁慈医院专家团队联合开展义诊活动,为淮海地区相关患者提供“家门口”的一流医疗服务。

据徐州仁慈医院周围神经外科主任陈步国介绍,周围神经指的是人体中枢神经(大脑、脊髓)之外的神经系统,主要涉及肢体的感觉与功能。周围神经系统的伤病,往往导致肢体功能丧失,特别是在高强度劳动人群中间,该类伤病更为常见。而国内目前开设相关专门科室的医院还很少,淮海经济区内仅有徐州仁慈医院一家,江苏省内也屈指可数。近年来,徐州仁慈医院在已故顾玉东院士及华山医院手外科多位专家的支持帮助下,周围神经外科实现了“起步即冲刺”的快速发展,迅速成长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要医疗阵地,服务范围覆盖淮海经济区,更有很多患者从西北、东北、华南地区远道而来慕名就诊。
一位来自安徽的患者摇着轮椅前来就诊,他说:“我从去年开始脚就抬不起来了,虽然当地医院也能诊断出来是什么病,但没有办法治疗。这次华山医院和仁慈医院的专家看过之后,很快提出了一整套治疗方案,我虽然不是很懂,但对这些专家很有信心,他们一定能帮我早日重新站起来!”(李世义 黄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