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近年来,住宅小区电梯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电梯突发故障、维修周期漫长以及资金申请流程繁琐等 “老大难” 问题,成了火花街道居民们反映强烈的 “急难愁盼” 事项。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助力卧牛社区泉盛美家小区成功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泉盛美家小区作为泉山区规模最大的安置房小区,有着 7212户住户,配备144 部电梯,电梯相关问题影响着众多居民的日常生活。市、区人大代表、卧牛社区党委书记苏化民在了解到群众生活困扰后,积极向火花街道人大工委反映情况。街道人大工委迅速响应,组织动员人大代表、议政代表通过走访、在小区内设置意见箱、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且细致地梳理出了电梯故障维修不及时、维修资金动用难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面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大工委协同卧牛社区开启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行动。在人大代表苏化民的带头参与下,社区成立专项调研小组,仔细研究了部分城市借助引入保险机制优化电梯维修资金使用的成功实践,结合泉盛美家小区的实际情况,为后续工作找准方向。
火花街道人大工委充分发挥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联合区房产中心、小区物业管理方及保险公司,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督促物业管理方严格落实电梯日常维护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地反馈电梯运行状况;和保险公司反复磋商保险条款,确保保险所涵盖的范围足够全面,赔付流程既简便又高效,使得电梯不管出现何种故障都能得到妥善维修,最大程度减轻业主的经济负担。
在确定实施维修资金增值收益购买电梯综合保险项目后,人大工委与苏化民等代表持续跟进项目推进。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多轮深入的协商洽谈,邀请专业电梯工程师对小区内每一部电梯展开细致入微的现场查勘检测,依据电梯实际的老化程度、运行状态等具体情况,精心确定保险方案以及与之匹配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而敲定了科学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该方案已于六月底实行。
这一创新实践在不动用维修资金本金的前提下,既保障了小区电梯维修需求能够及时得到响应,又借助保险的杠杆效应,推动电梯维保工作朝着专业化、系统化方向稳步迈进,真正达成了 “花小钱、办大事” 的惠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