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日用玻璃产业园里,叉车作为生产环节的重要运力担当,每日在各个车间、仓库之间忙碌穿梭,承载着一箱箱玻璃制品,运送着企业的希望与未来。
可过去,叉车操作人员培训和设备检验的难题,却让企业头疼不已。培训地点远,员工来回奔波;检验耗时久,还常干扰生产;培训内容与实际操作脱节,安全隐患也难以察觉,给企业的生产作业与长远发展埋下了诸多“暗雷”。
马坡镇人大代表在走访调研时,敏锐地捕捉到了企业的这些“烦心事”。他们深知,叉车安全关系着企业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健康,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于是,代表们积极行动起来,与马坡镇应急消防管理局、铜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郑集分局紧密沟通、反复协调,最终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项贴心服务——把叉车培训与检验直接“送”进园区。
培训当天,产业园里格外热闹。专业技术人员围绕玻璃瓶运输装卸的实际情况,将叉车安全知识讲得生动又实用。他们结合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案例,让员工们深刻认识到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模拟演练环节,技术人员亲自示范,手把手教员工如何在突发状况下正确处理,员工们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预判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培训结束后,检验环节有序展开。镇人大代表和应急消防管理局工作人员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安排,制定了详细的分批次检验计划,坚持“错峰检验、即检即走”,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的影响,检验人员认真负责,对叉车的制动、转向、起重链条等关键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检”,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出具整改通知书,并安排专人跟踪指导,确保隐患彻底消除。
“以前叉车培训、检验太麻烦了,现在人大代表帮我们把服务带到园区,既节省时间和成本,又不耽误生产。”一位企业负责人感激地说道。员工们也纷纷表示,在园区里就能接受培训和检验,不仅方便,还能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这场“家门口”的贴心服务活动,既温暖了企业的心,更筑牢了安全发展的坚实防线。未来马坡镇人大将继续倾听群众呼声,以“绣花功夫”精准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以人大力量护航镇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