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为深化党建引领与励志教育,6 月12日,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农林工程学院党总支携手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举办“青春向党・励志前行”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特邀第十届中国青年创业奖得主宋文蛟夫妇担任主讲,以残疾人创业者的奋斗历程与公益实践为切入点,为200余名师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带来一堂直击心灵的励志党课。

宋文蛟、容妮夫妇是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这对夫妇均突破肢体残障的限制,用奋斗诠释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容妮历经9次手术、三年康复训练实现涅槃重生;宋文蛟孩童时遭遇火灾,却凭借“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从小学、中学到自考专科,一路考取20余项专业资质,在充满坎坷、屡战屡败的求职路上不断自我超越。


2013年,他们拿出全部积蓄创立公益组织,创新采用“互联网+助残就业”模式,为残障人士搭建希望之桥。该模式已帮助650余名残障人士掌握就业技能,带动260人稳定入职、70人实现居家创收,助力“折翼天使”重新展翅。如今,这一模式获得民政部全国示范推广,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也先后获评5A级社会组织、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切实兑现“让每个生命都沐浴阳光”的公益承诺。

“党组织的支持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宋文蛟的讲述引发在场师生强烈共鸣。校党委副书记谭红玲在讲话中勉励师生,这场“真人真事真感情”的沉浸式教育,是生动的思政教材,更是催人奋进的冲锋号角。青年学子纷纷表示,要以宋文蛟夫妇为榜样,将“为人民服务”牢记心中,不断锤炼专业技能,深耕“三农”事业;传承公益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此次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专业教育,激发了农林学子投身乡村振兴、服务基层发展的热情。接下来,农林工程学院党总支将与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党支部签署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在助残帮扶、乡村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构建“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平台。(王端军 陶佩琳 陈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