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人才强国的基石,技能报国是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在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以“匠心育匠才”为核心理念,六十载深耕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数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5年招生季来临之际,中国江苏网、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推出“职教先锋·匠心筑梦——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5学院巡礼”系列报道,深入探访学校各大学院,解读专业特色、实训优势与就业前景,本期走进机电工程学院。
【学院介绍】
机电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2600余人,开设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等5个专业,构建了完善的“高职-本科”贯通人才培养体系。专业群面向长三角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对接先进制造业的设计、制造、调试、维护、维修、技术支持等岗位群,毕业生就业遍布徐工集团、西门子、中国石化、中交集团、江苏中烟等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学院创新“院园一体”“四螺旋”实践育人模式,助力江苏省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育人成果两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专业矩阵】
1.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代码:460104)

核心优势: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国家“双高”专业群骨干专业、省示范专业、省高水平骨干专业、省重点专业群核心专业,成为全国第2、江苏第1通过UK ENIC国际化认证的该类型专业。2023-2024年金平果高职院校同专业全国排名第14位。开设有三年制普通专科、“3+3”中高职分段培养、“3+2”专本分段培养、“4+0”本科联合培养等多种培养形式,搭建中、高、本贯通的职业教育“立交桥”。
培养特色:聚焦培养能够从事高端装备制造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工装设计与验证、数控设备操作与编程、智能生产设备维护与维修、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可考取“电工”“钳工”“制图员”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8%,初始月薪6000元以上。
就业方向:徐工集团、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事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数控设备操作、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

核心优势: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与徐工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全方位合作,形成了“四共建、三转变”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毕业生就业面广、知识与技能融合度高。专业享有国家级生产型实训基地、区域开放共享实训基地等省级基地5个。
培养特色:聚焦自动化生产线装配、调试与维护,培养机电设备设计、制造、维修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多次获技能大赛省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
就业方向:西门子、海尔集团、徐工集团等企业,从事自动生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设备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
3.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代码:460305)

核心优势: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徐州市首批特需专业,享有教育部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中心、ABB机器人认证考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培养特色:对接工业机器人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培养系统集成、运维调试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学生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等荣誉。学生可通过专接本、专转本进入南京工程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学习。
就业方向: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事工业机器人编程、系统集成、智能制造研发等工作,毕业生初始月薪达5000元以上。
4.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代码:460101)

核心优势: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专业,以工程装备智能制造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培养特色:培养掌握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逆向工程与3D打印等技能的技术人才,60%毕业生扎根长三角地区。学生可通过接本进入南京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等学校学习,转本院校有常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扬州大学、淮阴工学院等。
就业方向:徐工集团、江苏沙钢集团等企业,从事制造业的机械产品设计、机械零部件加工、生产制造工艺编制、数控编程与操作、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生产现场管理、产品销售和技术支持等工作,平均月起薪5800元以上。
5.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代码:460201)

核心优势:服务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与西门子、徐工集团共建“四耦合、四进阶”育人模式,助力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确保学生高质量就业。
培养特色:本专业面向江苏省智能制造产业,服务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工程机械,培养能够从事智能制造装备操作、智能制造装备的装调、维护维修、智能制造装备的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可通过接本进入南京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学习;转本院校有常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扬州大学、淮阴工学院等。
就业方向:西门子、徐工集团等企业,从事智能制造生产线编程、设备维护、技术研发等工作。
【实训与科研】
学院实验实训建筑面积超8000平方米,资产总额超5000万元,建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验实训基地(平台)5个。配备国际先进工程设计软件20余种,与徐工集团、西门子等企业共建5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46项。
【2025招生政策】
与徐工基础、徐工重型、徐工消防、征图新视(江苏)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设“现场工程师班”,提供“专接本”“专转本”升学通道,对接南京理工大学、常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本科院校。
招生咨询:0516-85782003、85782059(学校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