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徐州市泉山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工作举措,采取全过程监督工作方法,有力推进人大代表票决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实施,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山新实践作出积极贡献。
创新“ 12345 监督工作法”。泉山区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 12345 监督工作法”,即一次大会票决、两级机构负责、 三套班子包案、四位一体监督、五个节点闭环,多措并举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在监督过程中,充分发挥 区人大代表作用,坚持项目立项前深入调研,实施方案出台 前听取民众意见,项目建设中现场视察、跟踪监督,项目完 成后开展评议,有效提升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的监督实 效,使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真正落地见效。
探索项目监督预警提醒。去年,泉山区十届人大三次会 议代表票决了 20 个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确保民生实事项 目有力有序推进、高质量完成,泉山区人大常委会建立实行 民生实事项目预警提醒机制:对慢于序时进度1个月的民 生实事项目给予蓝色预警提醒;对慢于序时进度2个月的 民生实事项目给予黄色预警提醒;对慢于序时进度3个月 的民生实事项目给予红色预警提醒。预警信息发送至项目实
实行代表团异地交叉监督制。各街道代表团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活动时,就近对相邻街道内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进 行交叉调研视察和评议,加强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进 一步提升监督实效。人大代表实地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督促项目责任单位、施工方严把质量关,按时间节点完成建 设任务,并对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及项目建成后使用管理提出 意见建议,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真正落地见效,持续服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