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张扬) 5月17日-18日,第十届中国生理学知识竞赛决赛在徐州医科大学拉开帷幕。作为国内生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本届竞赛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首尔大学等国内外百余所高校的近3000名学生参赛。活动同期举办的基础医学教学研讨会,聚焦AI时代医学教育创新与挑战,吸引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及教育工作者共探医学教育新路径。

中国生理学知识竞赛始创于2015年,其前身为国际生理学竞赛中国地区赛。比赛由徐州医科大学孙红教授发起,由中国生理学知识竞赛组委会、徐州医科大学和江苏省生理科学学会共同主办。赛事以“以赛为桥,以赛促教,以赛励学,携手共进”为核心理念,覆盖生理学理论、临床思维与国际学术前沿,旨在为全国生理学界同行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搭建一个优质的平台,造就理论基础深厚、创新能力突出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十年淬炼,与时偕行。本届竞赛首次邀请国外顶尖高校参赛,采用本科与高职高专双赛道并行机制,覆盖不同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需求。本科赛道决赛设置五轮晋级赛,层层淘汰,最终决出冠、亚、季军;高职高专赛道则通过三轮比拼,突出实践与理论结合能力。比赛题目以英文呈现,涵盖文字、图像、音频等多种形式,考验选手的综合医学素养。


本届赛程亮点频现。首轮线上抽签决定对阵,增加公平性;第四、五轮引入抢答机制,现场竞逐激烈;违规扣分规则严明,确保竞技公平。徐州医科大学派出4支队伍参赛,其成员涵盖国际学生,展现赛事国际化特色。
竞赛期间同步召开以“基础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为主题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分享教学经验。北京大学王宪教授等发表主旨演讲,探讨人工智能与医学教育融合、跨学科课程设计等前沿议题,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竞赛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医学精神的传承。”徐州医科大学校长郑骏年表示,赛事旨在激发青年学子探索医学奥秘的热情,推动院校间学术交流。经过激烈比拼,清华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分别获得前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