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在全国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倒计时之际,徐州市鼓楼区牌楼街道打破传统“填鸭式”培训,以“智慧赋能+社群共学+实战淬炼”为核心,打造创新备考体系,助力社区工作者实现能力跃升。
“云端课堂+互助社群”,打造24小时学习圈
“现在学习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台手机就可以上课答题,这种支持太给力了!”华厦社区工作者殷迪迪展示着手机里的线上学习界面说道。今年,徐州市委社工部为报名社工考试的人员统一配备线上学习账号,按照报考级别安排学习课程,社考云平台上配套开发错题库、知识点笔记等功能模块,让学习效能可视化呈现。截至目前,牌楼街道40余名报考社区工作人员线上学习平均时长超20小时。
此外,牌楼街道还建立“小组互助网络”,将学员按照社区划分成8个学习小组,由已经取得社工资格考试的工作人员担任小组长,在群内及时解答学员问题、组织讨论和分享考试技巧,形成“问题5分钟响应、难题2小时攻克”的协同机制。

“每日一练+时间管理”,构建科学备考新模式
“每天通勤路上刷10道真题,午休花20分钟听一节精讲课,不知不觉就积累了大量知识。”杨晓雪展示着手机里的学习记录,屏幕上清晰呈现着连续30天的真题打卡轨迹。社考云平台的智能推送功能,更让她能根据薄弱环节针对性学习,按照章节可以单独对同类题型进行作答和专项解析。
早起模式、地铁通勤、睡前模式、午休模式、工作间隙、周末空闲共6种学习场景,让学员们可以“见缝插针”,做好考前时间管理工作。3~8分钟的小时间片段相较于动辄一两个小时的专题培训课,时间更容易获得,但是刷题量却不打折扣,学员们时间成本降低的同时,真正实现“轻量投入,重磅收获”。

“全真模拟+众包解题”,锻造实战应试硬实力
在刚落幕的第三次全真模考中,牌楼街道完善模拟考试流程,提前让学员们体验涂答题卡过程,从而更加准确安排作答时间。这种“逼近真实考场压力”的设计,使95%的学员表示“真正体验到考试临场感”。
考后学员们相互交换阅卷,对成绩进行登记排名,并与前两次模拟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根据错题倒查遗漏未掌握知识点。通过举办考后“解题大会”,将学员的高频错题制作成“典型病例”,以“错题会诊—病理分析—康复训练”三阶教学,帮助考生精准纠偏。经过三轮模拟特训,学员模考成绩有明显提升。(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