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鼓楼区环城街道:多元协同赋能,解锁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密码”
2025-05-16 14:03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近年来,徐州市鼓楼区环城街道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为引领,优化“非诉服务”,搭建多元协同平台,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从“碎片化应对”向“系统化治理”升级。

党建引领强根基,筑牢协同治理“红色底盘”。环城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11社区党委与168家驻区单位签订联建共建协议,构建“服务联推、治安联防、信访联控、矛盾联调”的四维协同机制。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小微企业、流动党团员等“关键人群”,分类打造“红色家政服务站”“暖‘新’之家”“退役军人暖心驿站”等特色阵地,实现需求精准对接与资源高效整合。联合共建单位开展普法进商户、安全隐患排查、便民服务集市等活动近400场,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

“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让党员沉到一线去,就是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解决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通过推行“党员责任区”“党员中心户”制度,组建“环城之光”夜巡队,党员志愿者年巡逻时长超1万小时。常态化开展“板凳议事会”“网格党群会”,党员主动亮身份、做表率,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多元协同聚合力,构建共治共享“解纷生态圈”。环城街道将矛盾化解工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清单,明确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政班子“一岗双责”和社区党组织具体责任,压实“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的责任链条;邀请相关科室部门灵活入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大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完善“统一受理、分类流转、公开透明的办公流程”,切实推动“五有目标”落地落实。

深化“网格吹哨、科室报到”“党建+警务+自治+共治”等跨部门联动模式,建立“社区调解室—街道综治中心—区级联席会议”三级调处机制,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社会组织等20余家单位资源,打造“一站式”调解中心,引入公益律师、心理咨询师、“五老”志愿者等专业力量,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三调联动”格局,形成“上下协同、横向联动、多点呼应”的社会治理良性循环。2024年,成功分流化解矛盾纠纷80余件,开展法治讲座30余场次,服务群众超2000人次。

机制创新提效能,夯实社会治理“效能支撑”。以分类管理破解难题,针对辖区28个小区不同实际,推行物业托管、居民自治、“半封闭+微自治”等六种分类管理模式,实现“一小区一策”;“街巷管家联盟”入驻商户均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认领公共区域管护责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优化矛盾化解流程,依托“网格群”“一户一码”等数字化平台、“板凳会”“网格群”等党群议事平台,推动“情、理、法”深度融合,形成“收集—研判—处置—反馈”的全闭环管理体系。

推动专业力量深度参与,用好“马传亚工作室”,组建法律、心理等“五支队伍”,2024年累计接待法律咨询200余件次,为近40名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服务,成为基层解纷的“专业智库”。此外,环城街道探索推行小场所“红橙黄蓝”四色分级管理,建立“救助热线+常态化巡查+智慧平台”多维预警体系,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通过“筑牢红色根基、构建共治生态、强化效能支撑”三维路径,环城街道构建起“预防—发现—化解—巩固”的全链条治理模式,全力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让基层社会治理有温度更具实效。(陈思羽 赵茂繁)

标签:
责编:袁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