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公安:空地协同科技赋能 智慧警务为平安“加码”
2025-05-08 17:14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无人机技术与地面勤务的创新融合,为安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睢宁县公安局立足县域实际,以加快建立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立足“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原则,健全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将无人机超视距、灵活性等优点与指挥通信、三维建模等智慧警务深度融合,构建“低空警务”实战应用新模式,为平安睢宁建设增添“警”色。

指挥体系迈向“数字时代”

走进睢宁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一整块液晶屏组成的智慧中枢系统令人瞩目。大屏展示着全县221平方公里的三维地理信息采集和建模系统,实现了县城主城区和各乡镇中心区域的全覆盖。

近年来,睢宁县公安局全力打造立体化指挥体系,值班指挥长负责统筹值班期间“情指行”一体化运行各项工作的协调联络、组织指挥、盯办督办,及时掌握全县重大警情、案件、事件、事故、线索等突发情况。值班副指挥长配合指挥长做好110接处警、应急指挥调度、社会面治安巡防等工作。各警务工作站、派出所警力按照县局“有警出警、无警巡逻”要求,最大限度屯警街面。

“过去处置重大警情如同‘盲人摸象’,现在有了‘上帝视角’。”睢宁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魏然操作着三维建模系统介绍说。将警用无人机应用体系建设融入“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建设一体推进,睢宁县公安局积极打造人机互补、空地联动“新模式”,先后购置无人机21套、无人机方舱6套。通过常态化培训和实战化练兵,内部挖掘培养无人机飞手28名,完善警务现场监测和跟踪,切实提升了处置成效。

科技武装守护平安防线

提及“空地一体”联勤巡逻模式,睢宁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在巡逻过程中发现的治安隐患、交通拥堵和矛盾纠纷,警用无人机巡逻组民警会及时将空中高清影像传送给警务站和派出所巡逻组,民警辅警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极大提升了路面和公共场所警情处置效率。

3月19日,睢宁县睢城街道一家商铺遭遇盗窃,指挥中心接警后迅速启动“无人机空地协同”模式。无人机升空进行周边区域搜索,后在一处偏僻小巷发现可疑人员。通过实时画面,地面警务人员精准定位,迅速包抄,成功将盗窃嫌疑人抓获,被盗财物也悉数追回。整个抓捕过程仅用时30分钟,高效的空地协同让盗窃罪犯迅速落网。

利用无人机机动性强、灵活度高、可视距离远等优势,睢宁县公安局深入开展各类治安隐患整治行动,通过实时回传的高清视频数据,快速掌握现场情况,构建“人防+机防”立体防控体系。民警巡逻、无人机辅助有机融合,实现提前预警、直线出警、秒级响应,打破了空间限制,形成一张无死角的安全防护网,大大提升了巡防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数据显示,立体指挥体系运行以来,案件侦破率大幅提升,街面见警率显著提升,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智慧警务助力公安宣传

“刷单赚钱是骗局,高额回报别轻信,陌生电话要警惕,转账汇款多留心……”在睢宁县姚集镇二宝村的上空,无人机搭载的扩音器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反诈顺口溜,吸引众多村民驻足聆听。

针对村里留守老人信息接收渠道有限的实际情况,睢宁公安创新采用“无人机+大喇叭”的宣传策略。在集市繁忙时段以及节假日等关键时刻,民警深入乡镇的街道和田间地头,用村民们熟悉的语言普及反诈、防火以及交通安全等相关知识。

“这‘会飞的喇叭’效果比发传单强多了。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干活时就能听!”姚集派出所所长冯帅欣喜地说道。与传统的宣传方式相比,无人机宣传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大大提高了宣传的效率和趣味性。这种新颖的宣传方式受到了广泛好评,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安全意识。

今年以来,睢宁县公安局共出动无人机100余架次,总航程300余公里,覆盖面积达50余平方公里。无人机在人流量密集的商圈、街道等重点区域开展“空地一体”联合宣传,形成了“立体式”宣传新模式,切实提高了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龚秋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