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沃野尽染绿意,涌动蓬勃生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的人大代表们以脚步丈量乡土,用实干书写担当,推进全镇在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的赛道上加速奔跑,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现代农业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数字赋能,智慧农业勾勒科技底色。当暖风拂过广袤的农田,马坡镇数字孪生灌区系统以科技之力奏响春灌序曲。曾经每到农忙季节,农田灌溉全凭经验与人力,费工又费水。智慧农业是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镇人大主席王君多次组织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向水务部门反映。最终,马坡灌区投资200万元引入了先进的数字孪生系统,运用物联网、无人机、BIM建模等技术手段,把5.5万亩灌区分为4个区域,整合各类数据,构建了一个智能化数字孪生灌区。如今,传感器如同敏锐的“田间哨兵”,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变化与作物生长数据;控制中心的数字大屏上,农田灌溉的数据模型与现实场景同步跳动,精准调度着每一滴水的去向,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迈向“知天而作”,科技的力量让农田焕发新生机。
循环共生,绿色农业厚植生态底蕴。在绿色发展的时代趋势下,马坡镇人大紧扣“绿色循环”命题,积极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路径,曾经令人头疼的畜禽粪污,如今正转化为增收致富的“绿色宝藏”,2024年全年共收集养殖粪污1.5万吨,其中沼液还田9000亩、粪肥还田1200亩,均实现资源化利用。目前,马坡镇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畜禽粪污处理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处理粪污10000吨、产出固体粪肥3000吨。马坡人大始终将绿色农业作为监督重点,多次组织人大代表视察项目建设,推动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如今,“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循环模式在全镇推广,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让绿色成为农业发展的鲜明底色。
云端搭桥,特色农业铺就共富之路。在跨境电商的浪潮中,马坡镇特色农产品正搭乘“云端快车”,驶向世界舞台。依托镇跨境电商的产业优势,镇人大代表们因地制宜引导瓦矿、王堂、和畅庄等村将跨境电商与特色农产品融合,使本地优质西兰花、茄子、辣椒等农产品和苏康挂面、畅缘春非遗酒打响品牌、远销海内外。“以前农产品只能在本地销售,现在通过跨境电商,我们的产品走出了国门。”电商创业者满脸喜悦地说。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土特产”变成“金招牌”,更让农民分享到产业增值的红利,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从智慧农业的科技赋能,到绿色农业的生态转型,再到特色农业的品牌突围,马坡镇人大交出履职新答卷。“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镇人大代表要立足自身岗位,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当好政策落实的监督员、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农民利益的守护者。”马坡镇人大主席王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