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云龙黄山街道:畅通民主渠道 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
2025-04-03 17:48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民生实事承载着万家期盼,连接着百姓冷暖。如何让这些惠民工程从蓝图变为现实?近年来,徐州云龙人大黄山街道工委通过落实议政代表会制度,走出了一条“群众提、代表议、政府办、共同督”的民生实事推进好路子,不仅让基层民主更有活力,也让民生项目更接地气、得民心。

问需于民——让民声决定民生

民生实事,办什么,群众最有发言权。为了切实将群众意愿转化为民生实事的“施工图”,人大黄山街道工委推动议政代表下沉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设立社区议事厅、开通线上民意征集平台等渠道,广泛收集居民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充电桩加装等急难愁盼问题;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每季度组织议政代表、居民代表召开民主协商会,实现对民生项目“提、议、定、督、评”的闭环管理。

在庆丰社区的一次议政代表小组会议上,有居民提出翰林花园南院小区于2007年上房,电梯老化,零配件损坏,经常出现故障,给日常出行带来不便,引起了广泛共鸣。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访谈等方式,庆丰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驻站代表们全面征集居民对老旧电梯故障频发的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将“翰林花园小区电梯更新改造项目”上报至人大黄山街道工委,后在区房产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协助下,确定合理补贴方案与招标流程并统一公开招标,目前该工程已顺利开工,预计于今年5月完工,居民即将用上安全可靠的新电梯。翰林花园小区居民王先生说:“以前总觉得民生实事是政府的事,现在我们也能参与其中,感觉自己是真正的主人。”

科学决策——让实事办到实处

如何集中力量办实事,将最符合群众期待的民生项目选出来?人大黄山街道工委制定了《街道民生实事项目议政代表会票选制实施办法》,明确“征集—筛选—论证—票选—实施—监督”六步工作流程,每年初,先由13个社区议政代表小组广泛征集民意诉求,组织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驻站人大代表、议政代表、居民代表召开小组内部会议,对前期项目进行充分研讨筛选后,作为候选项目提交至街道人大工委,再由人大工委组织代表们和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确定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票选名单,再提报议政代表会票选。在票选过程中,实施“双过半”表决机制差额票选出年度重点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即参会代表过半、赞成票过半方可立项,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民主。

依托这一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三年来,人大黄山街道工委累计票选民生实事项目32项,推动加装电梯、“家门口”公园建设、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等民生工程落地,确保每件民生实事都办到群众心坎上。

追踪问效——让监督贯穿全程

为了确保每个项目都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人大黄山街道工委组织代表通过“代表联络站+数字人大”双轨运行,实现线上实时跟踪、线下实地督导。对于街道票选的项目,坚持在项目实施阶段推行“三阶步”监督工作法,将监督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在立项阶段,严把群众需求关、可行性论证关、预算审核关“三关”,优化调整项目方案;在实施阶段,落实代表定期巡查、专业机构抽查、群众随时督查“三查”,建立“问题清单”销号制度;在验收阶段做到工程质量评、资金使用评、群众满意度评“三评”,2024年实施的13个项目平均得分98.7分。对于属地内的区级项目,建立了“代表联络站+专业小组+群众监督员”监督体系,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开展重点监督,定期将监督结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这种“事前介入、事中跟踪、事后评价”的全周期监督模式的建立,既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导向,又提升了工作效能,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未来,人大黄山街道工委将继续深化议政代表会制度的探索和实践,以民声定民生,用监督保质效,让每一件实事从“纸面”落到“地面”,让城市的发展惠及更广大群众的生活。(刘畅)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