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以往申请社保补贴要到大厅,现在干部上门来办理,太方便了!”谈起“谁跑腿”的变化,徐州市云龙区昆仑社区居民王阿姨深有感触。这一转变源于云龙区推动治理力量下沉的改革实践,通过统筹市、区、街道三级治理资源、充实一线工作力量,系统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党员下沉“当先锋”,治理难题一线化解
“楼道堆放的旧家具清理了,停车位重新规划了,多亏了下沉党员积极协调!”兴隆社区的李大爷指着焕然一新的小区感慨道。云龙区深化“双服务双报到”机制,推动市级“功能式”、区级“组团式”、街道“入网式”下沉,让基层治理“有人更有力”。市级机关3200余名居住地党员常态化到社区报到服务,担任兼职网格员、矛盾调解员、项目督办员,开展理论宣讲、应急演练等志愿服务活动286场。区级选派87名社区“第一书记”,深化“带动+领办”集中服务,带领单位党员干部“亮身份、领任务”,带动群众参与协商议事870余人次,推动加装充电桩、适老化改造等105项民生实事落地。各街道社区构建“专职社工为主、街道包挂人员为辅、城管协管员参与”的下沉体系,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在倾听社情民意、化解邻里矛盾、关爱弱势群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解决道路硬化、供暖供气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72件。通过“问题清单直报、资源定向匹配、任务分级督办”,群众诉求反应效率大幅提升,90%以上的社区问题在24小时内响应处置。
服务下沉“零距离”,便民举措派送上门
近日,在云龙区绿地中央公园举办的“人社政策进社区 就业服务零距离”活动现场,300余名居民积极参与,26名居民现场达成就业意向。围绕居民群众急难愁盼,区人社局开办“政策直通车”,精准推送社保政策,积极促成人才回引,多渠道助力社区发展。云龙区各单位部门积极响应区委“干部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号召,推动群众需求清单与党员单位服务清单“双向匹配”,强化“定制+协作”专业服务。人社、民政、司法等10余个部门通过流动服务站、社区议事会、楼栋微课堂等,将就业帮扶、法律咨询、医保办理等服务送到居民身边。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政策进社区”活动120余场,发放便民手册2万余份,现场解决问题800余件,真正实现“政策找人、服务上门”。

多元共治“聚合力”,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每月15日,云龙区昆仑社区的“公益集市”总是热闹非凡。政策宣讲、健康义诊、法律咨询、便民服务等10余个志愿服务摊位前,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们忙碌不停。云龙区各街道社区以“群众点单、党员接单”模式,细化“常态+长效”日常服务,通过整合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培育“医疗先锋队”“为老代办团”等特色先锋服务队伍635支,今年以来,1万余人次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惠及群众超1.2万人次。党建引领同时激发了社区治理内生动力,退休教师开设“四点半课堂”,退伍老兵认领“邻里调解室”,社区党员组建“巡调义警队”……群众诉求“家门口响应”,急难愁盼“全链条化解”,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上门”,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云龙区通过“三级下沉”机制,让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民心在基层凝聚。下一步,云龙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以更扎实的举措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下倾,奋力书写“精治云龙”新篇章。(朱晓娜 颜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