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春日的九里山麓,漫山花海与非遗剪纸共舞一场文旅盛景。2025年第十一届徐州龟山探梅园梅花季期间,徐州市鼓楼区九里街道以“非遗+”模式激活文旅消费动能,创新打造“不一样的非遗”社会治理品牌,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消费赋能,经济“热”起来
“来九里,不仅能逛能玩,还能把文化带回家!”来自安徽的游客王女士提着装满香囊和剪纸的“九里文创福袋”笑着说。正值龟山探梅园梅花季,九里街道联合辖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联合打造“九里非遗市集”,以“非遗+零售”模式,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在实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同时,推动古城“资产”变现,融合非遗文创、汉风表演等业态的草编、糖画、汉风表演,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来。
此外,九里街道还联合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开设以“哪吒”为主题的非遗剪纸体验项目,让孩子们在畅游蓝色海洋之余,跟着非遗老师学剪纸,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

党建领航,非遗“活”起来
走进九里新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浓浓的“非遗味”扑面而来,徐州剪纸、九里皮影故事说、香包制作、地方戏剧等2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已经融入社区居民的现代生活。“非遗传承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陈,而是要让老手艺‘活’在当下,更要让百姓看得见、学得会、带得走。”九里新苑社区书记魏传龙表示。
近年来,九里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三级联动机制,依托党群服务阵地打造“社区非遗大学堂”“九里非遗工坊”“邻里文化节”等系列党建品牌,让党员群众在喜闻乐见的社区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构建和睦邻里关系。

宣讲创新,古韵“潮”起来
漫步九里,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活力交相辉映。九里街道以“九理强音”宣讲品牌串联起传统文化与文化地标:从讲述楚汉相争故事的九里山古战场遗址公园,到展示徐州绿色发展的全国最美家乡河——丁万河;从江苏好人赵淑娜通过“非遗香包工作室”助残增收,到融入非遗元素的社区红色书屋……九里街道充分发挥社区理论骨干力量,将时代发展中的人和事,融入“非遗快闪”表演里,写入响彻街头的梆子戏,编入香包手艺人现场教学中,让每一个宣讲品牌都能触摸到文化的“温度”。
春潮涌动处,九里正芳华。这片承载着楚风汉韵的土地,正以非遗为笔、以初心为墨、以发展为帆,绘就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经济共兴的锦绣画卷。 (王月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