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只需给予适度的引导与信任,他们便能照亮自己的天空。”在徐州市民政局的积极指导下,日前,鼓楼区牌楼街道未保站携手圆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历时12周圆满完成了“生活小主人”自主生活能力提升小组活动。

专业方案引领实践,创新教育范式
据悉,“生活小主人”自主生活能力提升小组聚焦心智障碍儿童群体,通过生活技能情景模拟、社会适应主题课程、家庭支持工作坊等模块化设计,系统提升小组成员自我照护、环境适应及社会交往等核心能力。
活动划分为3个阶段5大主题课程,服务覆盖10组特殊家庭。专业评估数据显示,小组成员生活自理达标率提升80%,家庭满意率达100%,成功构建起“专业指导+家庭实践+社会支持”的融合教育新模式。

阶段赋能循序渐进,守护儿童成长
小组内容贯穿生活技能、财商教育、劳动实践三大领域,以“做中学”为核心理念,巧妙设计超市购物、厨房操作等生活化场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第一阶段“新友初见·共赴童约”活动,通过破冰游戏和茶话会建立信任纽带,引导儿童共同制定小组契约;第二阶段“穿针引线·圆瑕之美”“财商启蒙”和妙‘币’生花”活动,让孩子们在缝纫实践与模拟交易中掌握生活技能;第三阶段“厨神首秀,饺香满园”和“劳动时光·体验成长”活动,通过团队烹饪与家务合作深化劳动教育,让成就感在合作中萌生。

后续追踪保驾护航,实现家庭合作
12周的蜕变之旅,孩子们从羞涩观望到主动展示,从依赖家长到独立完成缝补、购物、烹饪等任务,展现了显著的成长轨迹。活动结束并不意味着责任终止,活动小组注重家庭与社会协同工作,将建立后续追踪机制,通过定期家访、家长沙龙、社区志愿者结对等方式,持续巩固小组效果。截至目前,牌楼街道未保站联合8个社区,为50余名困境儿童建设成长档案,在缓解家庭照料压力的同时,搭建起亲子互动与社区融合的良好“桥梁”。
下一步,牌楼街道未保站将继续深化困境儿童个案和小组管理,围绕自我决策、居家照料、社区融入等核心需求,整合高校专家、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资源,助力困境儿童突破能力边界,在社会大家庭中自信成长、绽放光彩。(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