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点好,忙意味着市场正在好转。”2月16日23时,大学路附近的楼盘灯光逐渐稀疏。在保利学府售楼处,案场经理侯鹏和置业顾问送走了最后一批客户,脸上洋溢着笑容。售楼处地面上,散落的礼花与窗外的霓虹灯交相辉映,仿佛春日里绽放的花朵。
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售楼处,发现各楼盘人气显著回升。在“止跌回稳”的政策推动下,徐州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恢复正快速进行。
根据金刚石云数据,2月10日至2月16日,徐州新房成交量为4.29万平方米,环比上涨65%。同期,二手房成交量为5.81万平方米,环比上涨37%。
售楼处
看房的人明显多了
2月17日,云龙湖畔的和著湖山售楼处热闹非凡。“最近来看房的人明显多了。”销售人员小李一边整理资料,一边说,“很多人趁着假期回来探亲,顺便看看房子。”
返乡置业的人群在小李的客户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常年在外工作,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这几年徐州的变化太大了,城市建设越来越好,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在南京工作的张先生说,“再加上高铁的开通,回家越来越方便,所以考虑在徐州买套房。”
改善型需求同样活跃。在保利学府售楼处,侯鹏指着沙盘上的园林景观说:“购房者越来越重视产品力。我们的户型得房率比传统住宅高出10%,春节过后还成功涨价了。”据介绍,该项目近期成交的客户中,60%为本地企业主和高校教师,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一步到位”的165平方米大户型进行居住升级。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招商序。随着市场回暖和人气回升,该项目5号楼建筑面积约199平方米的观湖大平层房源日益紧张。置业顾问向记者展示了工作群的喜报,仅2月15日下午,项目就成功售出3套大平层。
美的云与湖、云澜天境、万科檐语间、港利上城国际……各售楼处人头攒动,所有的迹象都表明,2025年徐州房地产市场的春天已经到来。
金地商置(徐州)营销总监朱兵表示:“春节假期期间,2025徐州新春房展会的成功举办为春季市场回暖奠定了基础。我们明显感觉到市场的复苏。2024年我们提前完成了销售指标,而2025年开年的市场表现让我们对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充满信心。”
地铁6号线通车运营时间确定、2025年城建重点工程公布、保交房工作稳步推进……这些利好消息对徐州这座城市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提振,是当前市场向好的根本原因。正如小李所说:“选择现在买房,不仅是为了安家,更是相信这座城市的未来。”
中介
成交量达近期高峰
在房地产市场中,中介公司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泉山区某中介公司的经纪人小王表示:“春节假期后,我们的业务量明显增加。每天都有很多客户打电话来咨询房源,还有不少客户直接到店里要求看房。”
贝壳数据显示,2月16日,徐州成交了80套房源,达到了近1个多月来的最高峰,这个成交量相当于平时单日成交量的两倍。2月10日至16日,徐州二手房成交量为375套,新增挂牌量为2336套,同样位居高点。
激增的成交数字直接反映在小王的工作节奏中。“最近几天,我不是在带客看房,就是在和客户约谈。午饭下午吃、晚饭深夜吃已经成为常态。”小王乐在其中,忙碌的工作对他而言意味着收入的增加。
市场回暖让“一二手联动”成为中介机构的关键词。第一房屋区域经理孟诗繁的日程表排满了新房渠道对接会:“现在开发商更愿意支付渠道佣金,我们带客去保利、万科等项目的成交转化率能达到25%。”她展示的后台数据让人眼前一亮:2月16日单日,全部连锁店VR看房总量突破300次,创下2025年新高。
2月16日23时,小王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条信息:“房主诚心急售,××小区学区房只要××××元/㎡,想买尽早。”随着市场回暖,成交效率也有所提升。小王门店的二手房平均成交周期已缩短至45天,比去年同期快了两周。
购房者
政策利好补贴多
“首付不到20万元就能住进铜山万达板块,而且还是一线大品牌开发商。”28岁的程序员张涛在万科檐语间签下认购书后,迫不及待地通过微信告诉因工作无法到场的女朋友,并约她在周末一起来售楼处看看新买的房子。
得益于卖旧换新补贴的延期政策,张涛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还能领取0.8%的补贴。
2月17日,在紫宸公馆售楼处,刘先生斥资650万元全款买下了一套大平层洋房。
“之前因为市场不稳定,我一直在观望。但随着我看中的户型日渐减少,结合我对市场的判断,和爱人商量后,我们决定趁着心仪的楼层还有房子,买下了这套房子。”刘先生对楼盘的品质非常满意,在他看来,这将是他的“终极置业”。
刘先生签订认购合同的同时,售楼处里,许先生正拿着计算器和置业顾问计算着按揭的金额。计算器的“哒哒”声中,是许先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畅想。
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青年人才购房券补贴、卖旧换新补贴延续、首付比例降低……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让购房者捕捉到了购房的“窗口期”。
“现阶段,徐州全面打开政策工具箱,全面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止跌回稳。”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成锋表示,政策环境前所未有的好,市场加速回暖,“我们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向好态势信心倍增。”
■记者手记
夜幕下的徐州,仍有购房者穿梭于灯火通明的售楼处。这座城市正以“居者有其屋”的温暖承诺,将政策暖流、市场活力和民生期盼编织成春天最动人的故事。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市场的复苏不仅带来了商机,更带来了信心。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徐州房地产市场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本报记者 尹亮 实习生 李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