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一名95后的徐州姑娘,2019年参加工作,现任新沂唐店供电所核算员,担任新沂三新供电服务公司团支部宣传委员,新沂公司“心相融”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曾获国网徐州供电公司优秀共青团员、新沂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在新沂唐店供电所,一本写满彩色标签的手账,串联起一位“95后”姑娘与30多位老人的温情故事。她不是亲闺女,却成为老人们的“共享闺女”;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陪伴与行动,为老人们孤独的晚年点亮一盏灯。她就是新沂唐店供电所核算员、国网徐州供电新沂公司“心相融”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谢宇斯。
一本手账,承载30余份牵挂
“手账”是时下年轻人喜爱的记录形式,也是新沂唐店供电所青年谢宇斯最心爱的物品。在她的手账里,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她的细心、耐心和暖心,不同颜色标签也有着不同的含义,或是身体状况不好,需要隔三岔五上门服务;或是家有幼童需要多多叮嘱用电安全……

“手账”的第一页,记录的是2024年2月中旬,谢宇斯和同事走访服务唐店养老院的情况:检查用电设备,讲述安全用电注意事项,临行前她们还将手机号输入到每一位老人手机里,并留下工作联系卡,叮嘱老人们有事可以电话联系。这份温暖的情意在此刻便悄然生根。
2024年3月20日下午,谢宇斯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却一直没有声音,“喂,您好,请问是哪位?有什么事吗?”连续问了几声,没人回应后,她便挂掉了电话。没过多会儿,电话再次响起,对方还是没声音,谢宇斯带着疑惑便又挂掉了电话。
次日一大早,养老院的牛院长解释道:是董大娘误拨了电话,她耳背没听见回应,以为没打通。原来,董振英老人的四个子女常年在外务工,思女心切的她因谢宇斯和她的小女儿一般大,恰巧声音也很像,就拨打了她的电话。
挂了电话后,谢宇斯心中五味杂陈,想到养老院老人因为亲人没有陪伴在身边,导致性格较为孤僻,时常独自闷在屋里不愿与人交流,但每次有人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们都很高兴,她们缺乏太多的倾听和陪伴。之后,谢宇斯将30多位老人的电话一一存到了手机里,避免以后漏接。

从“手指操”到“母亲节沙龙”:让陪伴更有温度
为了哄老人们开心,谢宇斯自学手势舞和手指操,闲暇之余就带着老人们做操、陪他们聊天、分享养生小知识,老人们都夸赞她:“这个闺女啊,真是个好人啊!”她们开始将心里话说给她听,遇到问题也会打电话请她帮忙,谢宇斯也就成了她们的“共享闺女”。

母亲节前夕,谢宇斯决定给老人们一个惊喜——为她们操办一场“母亲节沙龙”,她和同事买来鲜花,请来专业摄影师,给“妈妈”们戴上时髦的簪花,在镜头里留下一张张笑容满面的照片……当她挨个叫了参加活动的20余名老人一声“妈”时,老人们当场湿了眼眶。

在饺子中尽显冬日里的爱与守护
去年冬天,谢宇斯到养老院看望老人,却看到一个个都情绪低落,也不爱说话。谢宇斯想到,莫非是生病了?牛院长解释道,天气冷了,老人们不爱动,胃口也不好。“得找点事让他们做做”,同事的一番提醒,让谢宇斯想到了包饺子,这可是他们的拿手“绝活”。
冬至那天,谢宇斯按照“手账”上老人们的忌口与健康情况,与同事一起选购了很多食材。和面、剁馅,大家分工默契……白菜鲜肉、芹菜鲜肉、荠菜鸡蛋,口味丰富多样。包饺子时候,谢宇斯因为手艺确实一般,刚入住不久的王胜玲老人实在看不下去了,“闺女,饺子不是这么包的”。王胜玲老人之前当了7年的面点师傅,手把手教着谢宇斯,先把饺子边沾湿,放馅……一盘盘饺子端上桌后,老人们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双向奔赴的爱:在温暖羁绊中蔓延
在一次服务中,董振英老人拉着谢宇斯走进房间,拿起一件毛衣,“孩子,快试试合不合身”“董妈妈,这个我不能收,你寄给你女儿吧”“怎么,是嫌不好看吗?你要不收,以后我有事也不找你了”……当得知这是董大娘用了好几天亲手织的毛衣,谢宇斯顿时感到心里暖暖的。

之后的日子里,老人们和“共享闺女”的互动更加频繁,“手账”上的暖心事也越来越多:跟李妈妈学习剪窗花、品尝了王妈妈腌的咸菜……

供有温度的电、做暖人心的事
谢宇斯回想着这一段时间的经历,不禁感慨道:帮助他们,亦是自我成长的旅程,她随手在“手账”上写下:供有温度的电,做暖人心的事……

谢宇斯的故事是我们身边众多敬老助老、爱心助学、志愿帮扶的一个缩影,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青年人的初心与使命,他们走进企业、走进乡村,也走进了老百姓的心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