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的教育革命:模校学子如何抢占未来先机
2025-02-17 10:26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李乐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当宇树机器人在春晚舞台完成乔丹式后仰跳投的瞬间,当DeepSeek以17秒完成语文试卷满分的时刻,人类文明已悄然跨入智能纪元。这场由算法与机械臂掀起的浪潮,正在重塑教育领域的礁石。

在以往的教学中,江苏模特艺术学校的专业有其核心竞争力。去年,模特专业学生代表参加苏派旗袍大赛,和一众本科院校学生竞争,大赛共设9枚奖牌,该校赢得了8块。在淮海经济区10座城市,唯独该校可以颁发烹饪、化妆两个专业的大专毕业证。坐标放到徐州同城来看,模特学校音乐舞蹈专业的学生专业水平高、表演实践机会多。旅游导游专业取证率高,实操能力强。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学校比任何时候都清醒:传统教育范式正面临颠覆性挑战,教育改革实践刻不容缓。

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4亿个工作岗位被自动化取代。当AI可以瞬间生成优质文案、编写复杂代码、完成艺术创作时,学历与知识储备的护城河正在消融,届时社会竞争的核心要素将转向机器无法复制的领域——审美力、共情力、创造力与复杂场景应对能力。

当知识获取趋于零成本,真正的竞争力来自多维能力的化学反应。学校以“不可替代性”为标尺重构专业体系:舞蹈专业深耕“情感化肢体语言”,烹饪专业锻造“人文温度与创意融合”,导游专业打造“文化解码与临场应变”双引擎,围绕“激情”“创造”两个关键词,创设让学生深度参与的目标任务,教师带着学生做,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会学习,掌握本领。

在这场重构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必须改变。以前的教学,是老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现在的教学,是老师带着学生走向任务。知识已经能够便捷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了教学的第一目标。人工智能拆除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障碍,学校可以让学生做更多,要让学生人人都会用人工智能的大模型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破解以前不敢想不能做的任务。本学期,学校音乐组计划举办模校学生的原创作品演唱会,各班自组乐队,自己写歌词、谱曲,编曲,面向社会演出,极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对学生而言,获取知识的路径趋向多元,磨炼技能的信念必须坚守。知识可以平权,技能永远宝贵。碎片化的浏览代替不了系统化的学习,人工智能再便捷,替代不了实实在在学到的知识、养成的品质。舞蹈专业的学生,每天要跳三四个小时的舞;音乐专业的学生,每天要弹三四个小时的琴。1万个小时就能培养出一个专家,大家在校的练习时间就超过了七千个小时,只要不偷懒,就可以在这个专业上达到别人一生难以企及的高度。多一点时间待在校园,就能多一点时间储备能量。人的一生就像射出去的箭,不要草草地就把自己射出去,弓拉得越满,箭射得越远。

站在教育革命的潮头,我们坚信:真正的教育不是对抗技术洪流,而是培养驾驭浪潮的弄潮儿。当我们的学生既能用DeepSeek创作音乐,又能赤手捏出带着体温的非遗作品;既善用AI分析客户心理,又能捕捉对方眼底的微妙情绪——这便是教育在这场智能革命中给出的最优解。未来的竞争,终将属于那些在机器理性与人性温度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的人。

(作者系江苏模特艺术学校校长 李乐)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