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连日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一路高歌猛进,也让深度参与电影制作的特效团队——徐州视达坦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破圈突围”。
从本土创业到国漫特效先锋,解码该企业成长路上的关键力量,公司所在地的江苏淮海科技城如影随形,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这片面积2.6平方公里的科创园区,何以成为培育新兴科技企业的沃土?护航“明星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有何高招?其背后的发展密码值得深入探寻。
![](http://woss.jschina.com.cn/dams-res/editing/image/202502/13/n35O9b2Nx8T6CCDVJSN62EWp.jpe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00,limit_0)
关键词:苗圃
“孵”出创业新动能
“接下来,我们有请多功能空腔楼盖创新团队做专题交流分享……”新年伊始,江苏淮海科技城矿大科技园内涌动暖意。一群来自园区的年轻创业力量齐聚,讲述着自己的创业故事,一个个生动经历和干货分享,点燃了现场氛围。
大学生优秀项目评审会专家点评指导、创业大赛现场展现多样创业风采……诸如此类的一幕幕,成为江苏淮海科技城近年来大力实施“苗圃计划”,埋下“创新种子”带来的常态化场景。
“趁着年轻,我们想拼出一番事业,证明我们不仅能做科研,还能开得了公司!”2023年7月,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张今大怀揣着一腔热忱,和同学们一起在园区注册成立徐州路钲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远程驾驶控制系统平台。
如今不到两年时间,张今大团队的这股创业热情变得越来越饱满。“园区的精准服务以及创业氛围,给了我们‘大展拳脚’的底气。”张今大感慨,当经营出现难题时,园区积极提供创业导师,提供政策扶持,帮团队渡过了难关。“现在我们已经完备了一套拟真驾驶体系,向着模拟驾驶产品市场中的破壁者进军!”
近年来,江苏淮海科技城联合在徐高校深入实施“苗圃计划”,不断加大对在孵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服务工作,建成国家级孵化载体10个,矿大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评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优秀”等次,中关村创新中心建成省级创业示范基地。
随着一批优质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园区并快速发展,一颗颗年轻的“创新种子”,正在江苏淮海科技城的创业热土中破土而出,“创”出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矩阵
“育”出发展新速度
植根于江苏淮海科技城这片创新土壤中,每一粒种子至此拥有了破土而出的力量。但这还远远不够,如何守护这些娇嫩的种子向上生长,进而枝繁叶茂、果熟落地?
作为该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布局的重要功能平台,园区正加快打造双创孵化矩阵,采取“外引内育”方式,不断完善孵化育成体系,聚焦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圈”建设。
从建起园区企业孵化器,到逐步引入3W创客空间,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等社会资本孵化平台……着眼未来,一个创新孵化的“科技城矩阵”正蓄势待发。
从和几个矿大校友联合,落地江苏淮海科技城网易联合创新中心开办公司以来,江苏悦沐音创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阳琪自己都没有想到,仅仅经过两年多时间,公司能实现如此迅速的发展。
“作为一家有声剧领域的初创公司,我们最初看中网易提供的流量扶持,帮助企业迅速打开局面。”赵阳琪表示,目前公司在业内已收获良好口碑,拥有整包制作有声剧20余部、知名作品案例60余项的经验,入库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而创业两年多以来,更让赵阳琪感触深刻的,是园区无微不至的关怀,“比如我们行业牵涉到知识产权问题,科技城管委会经常组织知识产权法庭专业人士科普相关知识;还有比如我们临时需要演员,会及时给我们联系高校资源等。”像这样的例子,赵阳琪说数不胜数,面对未来,赵阳琪将带领公司加快数字化转型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助力区域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赵阳琪的奋斗故事,成为园区加大培育力度,提升孵化动能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江苏淮海科技城不断厚植双创氛围,充分发挥创新矩阵优势,随着这些载体各展所长、百花齐放,一个个奋斗故事正缀成“春色满园”的发展新画卷。
关键词:生态
“聚”成产业新名片
如今,走出孵化器提供的温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崭露锋芒,在园区茁壮生长——
2014年,一群热爱互联网的年轻人选择在园区创业,并创立江苏灵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奋斗,员工成长至400人左右,已经成长为大型数据产业科技集团。
2018年,知帆集团成立分支机构后迅速成长,到2024年,集团在园区设立淮海国际知识产权运营总部,采用“北京+徐州”双总部运营模式,助力徐州打造知识产权高地。
2019年,江苏云天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在园区成立,专注于数字安全技术研发及服务并拥有丰富的实战攻防经验,已成长为新一代数字安全探索者,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
不断壮大的企业孵化成果,让这里俨然成为“明星企业”的成长摇篮。“十四五”以来,园区累计孵化项目超400个,成长为国家科小140家、国家高企1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孵化效应持续释放。
除了孵化器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园区发展而言,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的生态雨林同样至关重要。
园区在全市首创“无前台、肩并肩”服务新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生命周期”服务,同时集聚各类服务要素130余家,形成具有科技城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
当前,园区正着力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大健康和科技服务业“2+1”主导产业体系,科技支撑硬实力进一步提升。“我们将充分发挥孵化载体优势,整合相关资源,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营造更优创新创业生态,激发城区经济发展新动能。”江苏淮海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今的泉山区,以江苏淮海科技城为代表的孵化器不断壮大,正为高质量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也必将成为泉山产业创新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泉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