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人大徐州云龙区大龙湖街道工委以顺民心、厚民生为本,以察实情为“切入点”、办实事为“关键点”、求实效为“落脚点”,增进民生福祉、回应群众期盼,把“关键小事”当作“民生大事”来办,把“民生工程”变成“民心工程”。
变“问题清单”为“履职清单”
联络站里听民声,人大大龙湖街道工委以每月10日为固定接待日,积极组织云龙区人大代表深入街道的人大代表联络站点,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将群众你一言我一语的诉求记入代表履职手册中。
2024年以来,人大大龙湖街道工委共收集“民情订单”130余次,收到意见建议300余条。建议涵盖大小矛盾纠纷调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服务保障、辖区环境治理等多项内容。人大代表将这些意见系统梳理,并分类归纳,变“问题清单”为“履职清单”。
通过“零距离”非正式化方式与群众谈发展、聊家常、话政策、道烦忧,“代表往下跑、群众零跑腿”的服务新局面在大龙湖街道形成。在听取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过程中,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鲜活实践每天都在上演。

在一次选民接待日活动上,茶庵社区居民对社区休闲长廊的现状议论纷纷:“居民们常常从家中搬来闲置的椅子,在楼道口、花园中围坐聊天。然而,随意摆放的椅子不仅堵塞楼道,给居民的通行带来不便,还影响了社区的整体美观。”
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针对选民接待日中居民提出的改造需求,街道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通过协商民主议事会,探讨改造事宜,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将合理化意见纳入改造小区改造方案,在社区择地增建了休闲亭,设置了休闲座椅。
“我们喜欢和邻居在这里拉拉家常。”春节长假中,冬日暖阳下,茶庵社区的几位居民坐在干净整洁的休闲亭里笑逐颜开,大家纷纷称赞人大代表为居民办了件贴心事,“之前俺们都是从家里自带板凳,现在好了,社区组织安装了30处休闲座椅和8个休闲亭,让居民有了休闲的好去处。特别是我们老年人,在社区随处都能找到歇腿的地方。”
变“履职清单”为“成效清单”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大大龙湖街道工委充分发挥代表监督作用,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人大代表针对走访、选民接待日等活动收集到的群众反映的问题,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建议,并及时跟踪建议办理情况,让“群众呼声”落地见效,把“履职清单”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效清单”,真正惠及群众、温暖民心。
在“人大+检察”一体化监督下,街道借助检察工作室进驻人大代表之家,搭建人大代表履职新平台,推动辖区观光路西路口红绿灯和抓拍机器的安装,有效约束违法车辆;在东路口人行步道的隔离护栏留出通行口,方便居民安全出行。曾经交通混乱的两个路口经过治理后,交通事故率有了明显下降,居民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交通秩序井然。
人大大龙湖街道工委把补短板、惠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对攻坚克难亟须解决和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从“民声”中寻方向、找问题,以“小实事”推动“大民生”,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将更严作风、更实举措变成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
通过走访、调研,人大大龙湖街道工委还推动故黄河垃圾清理整治、茶庵社区和冯庄社区道路硬化工作、高层小区充电桩建设、龙湖西社区公交站点的增设。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让居民切身感受到了人大代表的温暖和力量,辖区内的老百姓交口称赞:“人大代表就是我们的贴心人,他们真正为我们办实事。”
面对群众的认可,云龙区人大代表、人大大龙湖街道工委主任孟庆智表示:“人大大龙湖街道工委将持续发挥代表资源优势、专业优势,主动开展调研、反映社情民意等履职活动,以‘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实际行动推进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将人大代表作用嵌入基层治理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