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张扬)新年伊始,徐州进入“两会时间”。回望过去的一年,徐州聚力“筑高峰、强基层、稳公卫、保健康”,高水平打造淮海经济区医疗中心,实施医疗高原登峰行动等九大重点任务,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大跨越。在两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入推进健康徐州建设成为代表委员热烈讨论和深切期待的热点,多位来自医疗与健康领域的代表委员议报告、谈感受,凝聚发展共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各项政策措施都紧扣老百姓的关心和期盼,饱含着满满的民生情怀。”市人大代表,铜山区中医院书记、院长杜兵表示,在建设健康徐州的道路上,加强中医优势专科、中医专病建设是中医药领域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力方向。作为基层中医院,要深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中药制剂的开发、使用,不断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中医诊疗能力,使群众能看上好中医、用上好中药、享受好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2025年的工作要求和重点任务,强调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健康徐州建设,建设生育和老龄友好型社会,我听后深受鼓舞。”市政协委员、徐州新华医院总经理李昕锴表示,作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徐州新华医院大力引进并推广“新中医诊疗体系”,构建适应新形势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2025年,我们将以中医大健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为核心,进一步搭建平台,夯实新中医诊疗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简、便、廉、效的中医大健康服务,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助力健康徐州建设。”
市人大代表,徐州新健康医院院长张居洋分享了对报告中提到“积极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思考。“近年来,徐州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丰富,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供给既要面向城区居民,也要面向周边乡镇农村居民。促进市域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区域均衡布局对于推进健康徐州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居洋表示,新健康医院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强北京、上海等地优质医疗资源的引进,加快医疗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实现医院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印象最深是两个字一个是‘新’,一个是‘拼’。通过报告,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徐州新一年如何打好‘十四五’收官战,拼出一个更好的徐州。”市人大代表、邳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进表示,深入推进健康徐州建设的内容涉及临床重点专科、医共体、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老年健康等关键词,这些也都是邳州市人民医院新一年和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医院将进一步创新急慢分治的医疗服务模式,建立健全涵盖“防、筛、诊、治、管”的全链条慢病管理体系,实现区域内慢病患者信息共享、检验检测数据互认、同质化的统一管理,让“急慢分治”的邳州慢性病诊疗模式,在全省基层医院推广。
“报告中提到要深入实施基层卫生强网行动,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这为徐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下一步的发展增添了信心。”市人大代表,徐州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崔怀信介绍,依托自身区域医疗中心优势,徐州市中心医院长期定点帮扶20余家县级医院、100余家乡镇卫生院、1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们通过院府合作医联体组织模式,顺利帮扶多家基层医院快速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对口帮扶经验。下一步,市中心医院将持续推动建立有序就医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