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点亮数字经济星星之火
2025-01-02 09:35  来源:徐州日报    
1

舞台中央,光束投下。前不久,华为制造与大企业军团副总裁周欣在徐州,面对台下600多名观众,以“加速数智跃迁 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在各行业核心场景加速落地、行业数智化转型面临的机遇,开展深度交流研讨。

数据之“钥”,开启无限可能的全新世界。

ChatGPT、大数据、区块链……数字经济,热点不断;数据产业、数字安全、产业数字化……各条赛道,风起云涌。

在数字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作为全省肩负老工业城市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任务的城市,徐州如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淮海经济区数字经济高地?

去年以来,徐州坚持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以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关键抓手,以数字技术创新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体系,深入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三季度,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共1467家,同比2023年增加150家。徐州位列2024数字经济百强市第34名。

以数字之力

探“智造”之路

2000公里外,呼伦贝尔草原深处,坐落着一座露天煤矿。

直行、拐弯、停靠……在内蒙古伊敏矿区,24台由华能伊敏牵头、徐工和华为共同研发的无人矿卡平稳行驶、自由穿梭,以分米级精度精准停靠。

远在徐州的大数据中心,正实时呈现矿卡的运作状态。

从“云”上看,徐工汉云互联网平台和80多个行业的7万多家企业建立合作,最远在18000公里外的巴西,最深抵达地下1000多米的矿井,最高到达青藏高原。

走进徐工汉云,大数据不是单薄数字,而是能够反哺产业的重要参数。徐工通过将各类工程机械车辆的运行数据汇聚到大数据平台进行价值挖掘,最终为客户提供“管用养换”增值服务。

在世界工程机械产业版图上,中国与欧美、日韩群雄竞逐。在“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徐州,以徐工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剑指世界级,向着冲顶“珠峰”的目标奋力攀登。

这样的底气从何而来?

徐工集团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先企业,一直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从1998年起,徐工就进入数字化探索时期。2023年,徐工集团全面展开智改数转网联董事长“一号工程”,并基于华为混合云底座打造了强大的大数据平台。

“我们用‘数字化’这一确定性,应对复杂环境的不确定性。”徐工机械副总裁、首席信息官闫君说。

面对全球产业变革新趋势,以徐工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

作为传统老工业城市,徐州具有深厚的制造业基础,推进产业数字化,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特色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徐州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数字徐州”持续“上新”,区域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离不开民营企业这个创新主体。

今年6月,江苏新蝶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蝶“企业数字大脑平台”正式发布。作为徐州市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的代表企业,新蝶数科一直致力于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3年2月,江苏新蝶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邢刚多了一重身份——徐州市淮海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院院长。研究院立足徐州,服务淮海经济区、面向全国开展高水平数字经济领域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赋能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带领自身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更要展示相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成功案例,激励其他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邢刚说。

2024年是全省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徐州市强化示范引领,实施了780个智改数转网联项目,对2023年免费诊断进行验收整改,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中小微企业上云上平台,以大带小加快推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

以园区之兴

探能级提升之路

清晨,朝阳透过楼宇缝隙洒入园区,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专班负责人曹玉琳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9时40分许,送走第一批客人后,记者走进曹玉琳办公室。一进门,她拿起水杯,边拧杯盖边对记者说:“刚离开的是北京客商,我们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中,千方百计解决企业烦恼。”

360集团、西门子数字工程中心、徐州市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蛋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园区企业涉及数据标注、低空经济、新能源、电商平台、数字医疗等产业领域,初步集聚形成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低空经济、数字医疗3条产业链,入驻率达70%。

激活一片园区,繁荣一座城。

为扶持园区发展,徐州市、泉山区先后出台支持科技城建设发展优惠政策、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若干政策、人才高地建设12条等配套政策。同时,为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更好赋能泉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泉山区近日着手组建数据资产创新服务运营中心,打造泉山区数字经济新名片。

在江苏淮海科技城,有一家北斗导航授时与位置服务创新研究院,与我市“343”创新产业集群深度融合,重点赋能工程机械、数字经济、安全应急等产业方向,推广北斗技术在智慧交通、无人驾驶、数字矿山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目前,江苏淮海科技城已入驻企业1000余家,其中国家高企12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3家,园区从业人员有20000余人。

云龙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位列主城区第一。建成全国首个数据金库试点,云龙科技谷、思慕谱环保科技产业园等一批“区中园”“园中园”载体建成运营,中电子数据要素生态圈、百度智能云元宇宙生态圈等数字生态“多圈汇聚”,中国移动新城数据中心、中国电信淮海经济区数据中心、江苏银行淮海智数研究中心等数字要素“集链成群”。

鼓楼区云创科技园以电子信息与数字经济、软件信息与服务外包为主导产业,先后入驻了小马智行、广汽如祺出行、浪潮数据、航天科工706所等数字经济优质企业,这些创新企业犹如点点星火,汇聚成炬。

以推进体系之“新”

拓创新驱动之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去年,我市出台《徐州市2024年度数字经济工作要点》,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规划统筹、政策协调和改革协同。精心优化《徐州市数字经济创新产业集群专班工作方案》,建立了市数据局+主导板块+主建园区联动的“新”工作机制,明确将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3个主城区作为主要发展板块,江苏淮海科技城、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淮海金融服务中心等园区作为主建阵地。牵头完善由40多个市有关部门(国企)组成的市级部门数字经济协调联络架构,统筹产业布局、项目建设、对上争取、企业培育等工作。

近年来,徐州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创新主体、资源基础和机制环境来看,以企业为主体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

当前,徐州正在积极打造华为鸿蒙、中电子数据、360数字安全、半导体产业、应急安全、文旅产业、智能政务、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和算力服务9个数据生态圈,带动数字产业整体转型发展。同时,完善数据商、第三方服务机构一站式服务,尤其是不断加强数据金库建设,“数据金库”存储社会数据72.8亿条,开发数据元件296类,实现销售2000余万元,淮海数据交易中心进驻86家数据商,上架190多个数据产品,累计交易额约1.2亿元。

中环领先、天科合达、顺泰天运、中科游否等企业实现产值(营收)跃升,鑫华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上达、中科智芯、鼎驰科技、三森威尔矿山科技跻身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优网云计算、文旭信息、万德福公共设施科技、徐工信息、小七智能科技等被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徐工汉云排名全国“双跨”平台第二位,成为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排头兵。

以服务保障之“优”

谋产业升级之路

“选择落地徐州,不仅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加持,更是看中徐州在大数据和智能科技领域的政策导向、专业能力和服务效率。”数融智联(徐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超表示,徐州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体现在战略性发展规划、企业发展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务实、专业的参考意见和帮助。

数族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始终保持着对市场需求和区域政策的敏锐洞察力。近期,数族科技在徐州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数融智联(徐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从项目对接到最终落地只用了半年多时间,也正是因为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服务,才让我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和信心。”数融智联徐州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徐剑为“徐州效率”点赞。

他告诉记者,希望通过技术赋能,助力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并推动整个区域的智能化升级。未来,将与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更多创新应用,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为本地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大数据服务能力。

近年来,市数据局重点围绕中电子、华为等头部企业,完善“一对一、点对点”常态化服务模式,加强日常沟通协调、现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研判,把服务贯穿于项目洽谈、企业注册和落地合作,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去年,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在江苏第一家公司注册落地于徐州,数族科技公司在徐注册数融智联(徐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徐州市签约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徐工—华为矿山自动驾驶合作。已落地数字经济产业项目31个,协议投资额30.43亿元。亿元以上项目7个,协议投资27.22亿元。经控慧谷人工(AI)智造产业基地、天聚地合应急数据治理中心、360徐州市AI大模型应用创新产业基地、广汽集团“如祺出行”全国数据标注运营中心、百度云元宇宙产业基地等项目落地推进。

以释放要素价值

探新质发展之路

随着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势不可挡,这带来了超大的数据“体量”。

聚力打造全国首个“数据金库”,2022年11月,徐州布局“数据金库”架构;2023年4月,徐州“数据金库”正式投入使用。

“‘数据金库’存储社会数据72.8亿条,开发数据元件296类,实现销售2000余万元。”在中国电子(徐州)数据创新中心,总经理李宏辉见证一条条数据资源正加快归集,促进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交易。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价值日益凸显,但在流通共享、交易机制、定价体系、权益保障等方面仍有待制度探索和规则完善。

为加强数据制度体系建设,徐州市以促进数字三化建设为目标,推进《徐州市数据条例》纳入市人大5年立法规划并完成调研。围绕数据产权登记、授权运营、流通交易、数据安全等全链条制定数据基础制度和标准43个,出台《徐州市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总体方案》等4项工程设计文件,构建了具有徐州特质的数据治理“四梁八柱”。在数据产品、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多元生态五个领域制定《徐州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徐州市数据交易管理办法》《徐州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方案》等22项制度。

有了“顶天”的顶层规划,还要有“立地”的底座。

在构筑安全可靠数据基础设施上,徐州一直“摸着石头过河”。

如今,徐州建成以“数据资源中心、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核心的“一中心两平台”数据服务体系,实现省市县公共数据“一本账”展示、“一站式”申请、“一平台”调度。

在数字经济澎湃发展的大潮中,数字人才不可缺少。

徐州聚焦企业人才需求,加强数字技能人才专业建设。2024年技工院校增设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技师层次)、云计算技术应用(技师层次)、计算机程序设计(技师层次)等数字经济相关专业7个,增设专业新增招生350人。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获评省级智能控制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技工院校与科大讯飞、华道数据、徐工集团、奇瑞汽车等多家企业开展“订单班”与“冠名班”合作,共同培养“数字工匠”。2024年,全市新增数字经济专业技术人才3016人,新增数字经济技能人才19021人。

数据的价值在于应用,应用的关键在于场景。

徐州区域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发展,已开放形成一批效果好、辐射广的场景。

去年9月,江苏省2024年度数字消费创新场景名单发布,我市“徐州工业云”等5个场景入选“2024年江苏省数字消费创新场景”;“机动车驾驶员AI智能机器人教练培训系统”场景作为“机器人”类别的第一名,入选“2024年江苏省数字消费典型创新场景”。

前不久,世界智慧城市大会公布了“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入围名单,徐州市选送的《城管局@城市生命线》案例成功入围。

近日,徐州市全栈自主创新云暨新质生产力数字底座正式发布,将助力徐州进一步迈向智能时代,为城市发展注入向“智”而行的无限可能。

在徐州,一朵“云”撑起一张“网”,城管局“城市生命线”项目、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平台、“智慧工会”服务平台等项目加速落地,进一步激发政务数据要素潜能,助力徐州“全域数治、全民智享”。

当前,徐州数字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不断彰显,一个充满想象、日趋丰盈的数字徐州,正呼之欲出。

数字赋能创新徐州,心向往之……本报记者 闫琦

标签:
责编: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