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徐州共有29个项目获奖,相比去年增加了11项。
科学技术离不开创新突破,徐州“创”在哪?“新”在哪?一年间“研值”突飞猛进究竟靠的是什么?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分析。
“研值”提升
获奖项目量增质优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一座城市的“研值”影响着其经济发展的潜力。
徐州“研值”如何?通过盘点过去一年间省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变化与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徐州在科创领域的发展路径与战略导向愈发清晰明确。
数据显示,今年我市29个获奖项目中,一等奖3项,同比增加2项;二等奖7项,同比增加1项;三等奖19项,同比增加10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计算,我市牵头完成项目22项,获奖量居全省第4位。29个获奖项目中,38%集中在工程机械领域,20.6%集中在安全应急领域,13.8%集中在医药健康领域,24.1%集中在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领域。4项科技成果荣获2023年度“中国好技术”称号,一项属于新材料领域,三项属于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领域,获奖项目数量和质量同往年相比均有显著提升。这展现出徐州努力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的强大决心。
企业牵头
瞄准“产业需要什么”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唯有将创新成果转化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生产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充分展现出科技创新的魅力与实力。
近年来,我市企业瞄准“产业需要什么”,不断求新求变突破核心技术。此次29个获奖项目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项目有16项,占比55%,比去年增加了4项。作为“一号产业”中的“龙头”,徐工集团在此次省科学技术奖评选中表现亮眼,获奖项目中由徐工集团牵头或参与的共计8项,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连续2年获省科技技术奖,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还获得企业技术创新奖。
在现代农业领域,由徐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参与的“番茄优质多抗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选育”项目和徐州银杏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参与的“脱水果蔬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及应用”项目,均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在品种选育、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创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一个个创新主体不仅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还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如何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徐州加强对“343”创新产业集群技术支持,统筹使用科技资金,编制形成9大类市级项目指南,设立市县联合创新项目、“揭榜挂帅”科技创新专项等,近两年立项实施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近2000项,总额超10.5亿元,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全面的支持。
高校主导
打通“产学研用”链条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我市29个获奖项目中,高校牵头或参与项目19项,占比65.5%,同比增加10项。
值得注意的是,我市3项一等奖中有2项为高校牵头完成。分别为中国矿业大学牵头完成的矿山煤基固废绿色充填保护水资源技术及应用项目,以及徐州医科大学细胞治疗技术研发及临床转化项目。
高校在创新过程中注重产学研用结合。例如由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研究的“CAR-T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研发及临床转化”项目,正是针对治疗价格居高不下、治疗后复发等问题开展的科研攻关。
“我们研发出人源化/全人源CAR-T技术、双靶向CAR-T技术、通用型CAR-T技术和CAR-T增效技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造福更多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病患者。”项目第一完成人、徐州医科大学校长郑骏年说。
细数全市高校获奖量,中国矿业大学14项、徐州医科大学3项、江苏师范大学1项、徐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项。其中,徐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续2年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这对于一所职业技术院校实属不易。
如何推动这些创新成果走出“象牙塔”?我市设立在徐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在徐高校加强产业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大型仪器共享、成果转移转化、产教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让更多领域前沿研究项目从“书架”走上“货架”。
部门协同
全方位提升徐州“研值”
科技创新的谋划是对城市发展未来坐标的一种瞄准和聚焦。“徐州科创圈”已纳入江苏省重点打造的三大科创圈之一,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徐州深化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整合优化创新资源。
今年以来,各部门协同发力,2024徐州人才周活动,2024“徐州科创圈”创新创业大赛,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活动——新质生产力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相继举办,吸引了大量创新型人才、企业来徐落户。
为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质效,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一企一策”培育服务专项行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高企、科小申报上门服务,主动辅导企业高标准完成申报认定前期准备工作,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度培育机制。截至10月底,我市今年新增(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2289家。
《2024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研究》显示,徐州入选“2024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位列第34,较去年提升了5位。
数据向好的背后,对比全省科学技术获奖总数,徐州还有差距,由点的突破到系统提升仍需努力。
着眼于“远”,我市进行前瞻谋划把握创新趋势。研究实施“徐州科创圈”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前谋划研究示范区建设2025—2027三年行动方案。
着眼于“近”,我市做到因地制宜兼顾客观条件。加速集聚创新要素,优化人才服务供给,加强科技金融支撑,用好拨投结合机制,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当前,徐州注重激活原创性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更好地支撑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本报记者 王春莹 见习记者 张雯 李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