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刘子寒 王研州)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单元,也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江苏被赋予“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其中之一是“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推出“基层治理现代化进行时”系列报道,展现徐州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子房街道位于徐州市云龙区东部,辖内徐州火车站、王杰部队、商贸街区纵横交错,存在老旧小区多、管理服务难、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基层治理难题。子房街道党工委坚持以“王杰的枪我来扛”党建品牌为抓手,在基层治理中明确“治”是方式,“理”为目的,以“情理”金钥匙,解锁城市社区“善治”密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自治”中理清“关键人”
基层治理的效果好不好,关键看党的全面领导,看基层党组织,看广大党员。子房街道各个社区以“党员积分制”管理为抓手,设置结对帮扶、矛盾调解、安全守护等8个大类,技能分享、治安巡逻、卫生清扫等18个细化服务项目,将服务项目化、清单化。
“每位党员都有一个党员积分卡,可以动态记录服务项目,通过年终评比,量化党员的‘贡献值’。”党员马继茹说,积分卡形象地反映出党员日常表现,在党员之间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以“星星之火”点燃为民服务“燎原之势”。
为了引导居民从小区治理的“局外人”向“主人翁”转变,子房街道积极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中心—党员—群众”五级组织体系,选派55名党员中心户、230名党员楼栋长,每个党员中心户就近联系5至10名党员,搭建党群服务网。
街道大力推动“党员中心户”亮身份、担责任,组织“党员中心户”开展惠民政策、网格化服务、基层治理等专题培训,促进党员中心户理论基础、实践水平全面提升,更好地为居民群众送政策、送理论、送关怀。
“共治”中理清“关键点”
子房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红色合伙人”基层治理模式,吸引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持续推进区域化党建联建工作机制,联合徐州市中医院、徐州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云龙区民间艺术协会等各类组织,在居家养老、就业培训等方面开展便民利民服务40余场,撬动各类资源力量融入社区治理,共同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街道联合王杰派出所打造圆梦义警队,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召集有本领特长、有生活困难、有空闲时间的社区老党员、小区保安和青年志愿者,形成“党委成员+社区民警+义警队成员”三级组织结构,对辖内小区进行巡逻执勤、卫生清理和设施维修50余次,同时选派社区党员对义警队成员进行监督和服务,实现社区“自己人”管“自己家”。
聚焦辖内医疗产业集聚特点,子房街道链接5家医疗企业组建产业链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建联席会议,聚焦产业发展、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等内容深入交流,共商融合发展新路径。今年以来,辖区徐州新华医院派出家庭医生团队,通过家庭医生签约、上门服务、健康体检等模式,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徐州京城皮肤医院、徐州国信康医院、徐州仁济医院等3家医疗机构,安排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健康检查服务,面对面进行现场诊疗和健康咨询。
“善治”中理清“关键事”
街道党工委始终秉持为民服务的宗旨,以“清”入手,心系“万家灯火”,多办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
“换上新电梯后,电梯再也没有‘吱嘎吱嘎’的响声了,楼道里也亮堂不少。”近日,安达家园的居民用上了崭新的电梯,困扰群众多年的“上下楼难”得以化解。这项贴心的为民服务行动,得益于社区积极利用“有事好商量”协商民主平台从居民的言语表、情感喜恶中发现协商议题,收集社情民意。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矛盾纠纷,子房街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两委”成员、领域专家、部门负责人、居民代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议事,进一步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着力破解了老旧小区电梯井维修、化粪池清理、垃圾堆放等民生实事。
在铁路三宿舍内打造“铁路记忆”文化阵地,用火车头模型、老照片、老物件再现那段艰苦创业、拼搏奋斗的光辉岁月,守好“铁路人”的“乡愁记忆”;在铁刹小区开展“种花添彩 扮靓家园”社区美化绿化工程,鲜花夺目、迎风招展,干净整洁的环境成为小区门前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集思广益、共商良策,成立电表箱改造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一楼一策”的改造方案,提升电表箱安全与“颜值”……街道用一件件小事聚民心、用一桩桩实事解民忧,为居民幸福生活“升温加码”。
下一步,子房街道党工委将持续凝聚社会各方“大力量”,深耕基层治理“责任田”,用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携手共绘幸福子房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