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挖掘文化元素 打造精品项目
2021-04-09 10:26: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徐报融媒记者 张瑾

3月20日以来的每周六晚上,位于泉山区淮海西路上的汉纳国际演艺中心《徐州之夜·大风歌》的演出,以刘邦一生为主线的情节设计、梦幻的声光电舞台效果,将这部大型室内沉浸式汉文化实景剧演绎得雄浑唯美。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泉山区发挥辖区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擘画旅游新篇,从历史文化中提炼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人们喜闻乐见的元素,多渠道、多维度打造泉山文旅精品,让文化魅力成为游客的最大吸引力。

穿越历史怀古之旅

清明节假期,徐州工程学院的刘同学与小伙伴参考“泉域旅游”公众号推出的“历史怀古之旅”线路,游览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彭祖园—名人馆—汉画像石艺术馆—苏轼纪念馆—徐州艺术馆。一天下来,超多的信息量,让他们直呼“长知识”。

从城南的凤凰山到云龙湖风景区一路向西,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1600余块馆藏汉画像石居全国前列,徐州艺术馆凭借平均每年70余场高水准的展览业已成为国内知名的艺术交流中心。为使游人的文化之旅更加顺畅,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泉山区于3月13日复开了免费的“泉山旅游专线”,可通往辖区大部分的重要景点。

除了“历史怀古之旅”,泉山区在全域旅游创建中还推出了“自在山水之旅”“嗨玩游乐之旅”精品线路。徐州民俗学者李世明说:“三条线路各有特色,‘历史怀古之旅’的设计充分彰显了泉山的地域文化特点,让游人在感受红色文化、彭祖养生文化、两汉文化、苏轼文化、高雅艺术中感受徐州历史的深厚,体味当下的美好。”

打造特色文化街区

“倒马井”是遗留在泉山区明理街和小北门路交会处的一口老井,老井周边曾因市民在此取水洗衣服而泥泞脏乱。为了提升周围百姓的生活品质,2018年,泉山区将“倒马井改造工程”列入区为民办实事工程,在水井四周新建了小广场,修整了井口,周边老旧楼房统一加装灰色仿古挑檐和花格式防盗窗。

文化街区的综合整治不仅增加了文化内涵,还通过道路及围墙修整、亭廊设置、城市雕塑设置、小区绿化等改善了居住环境。老徐州李大爷告诉记者:“自从家门口成了特色街区,周围群众生活品质也提高了,有不少之前的老邻居回来看,都拍手称赞,好多人还慕名而来,举着手机在这里直播。”

为突出特色文化街区蕴含的文化意义,泉山区文体旅局组织拍摄了专题宣传片。泉山区旅游服务发展中心主任梁艳介绍:“宣传片通过手机在网络广泛传播,让‘倒马井’‘燕子楼’等泉山历史文化故事家喻户晓。下一步,泉山区还将继续建设好特色旅游文化街区,提升景点文化内涵,扩大泉山文旅品牌影响力。”

擦亮泉山文旅名片

四月春深,天气变暖,泉山区多项文化品牌活动陆续展开。“礼乐泉山 汉家风尚”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在七里沟街道综合文化站拉开帷幕,活动通过“古画、弓箭、投壶、传统文化影像”对礼乐精神文化进行了多角度呈现。3月26日,中国·徐州第二十届樱花节在彭祖园举办,推出文艺表演、樱花主题摄影展、相亲会等20余项活动。

文化火起来,助推旅游旺起来。据介绍,在推进全域旅游创建中,泉山区开辟了系列文化街区、专题展览馆,打造泉山文化新坐标;建设集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珠山艺术街区等,形成云龙湖畔富有人文气息的文化节点;设立泉山区非遗文化馆和汉服、香包、古砖砚、面塑、剪纸等非遗大师工作室,让文化走进群众;举办汉文化艺术节、青少年文化艺术节等品牌节庆活动,打造全域旅游新名片。

泉山区文体旅局负责人表示:“文化需求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因,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泉山区将在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撑、优势互补中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持续涌现。”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