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下旬以来,淮河上游来水量偏少,淮河干流水位持续走低,水体流动性趋缓,叠加持续高温,水体自净能力下降,部分区域出现了浮游藻类集聚现象。为保障区域供水安全,淮安分局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启动水质应急监测预案。
响应:闻令而动,迅疾如风

险情就是命令。淮安分局上下即刻吹响了保卫水源的集结号,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火速带队赶赴淮河干流苏皖省界小柳巷水质监测断面、池河汇入口洪山头断面等关键点位,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开展全方位实地勘查,精准把脉上游来水状况。与此同时,一支以分局第二党支部党员和技术骨干为班底的“水质应急监测队”迅速组建完毕,7月28日起即奔赴监测一线。

利器:科技赋能,精准布控
面对复杂水情,监测队员们兵分三路,直插淮河干流盱眙段关键水域,紧盯省界断面、干支流汇入口、调水取水口门、入湖口门等重要节点,严密监控水情;上下游调查、关键点监控、清水引流研究分工明确、通力合作;从淮河覆盖到淮安市全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区域,强化对藻类动态的立体化、精准化监控。无人机、无人船等设备的应用,提升了监测效率、拓展了监测范围,为科学研判水情变化趋势、保障居民饮水安全筑起了坚实的技术防线。


坚守:连夜监测,与时间赛跑
7月31日晚,河桥水源地现场数据波动变大,分局紧急集结,连夜赶赴淮河,凌晨3点抵达现场便立即投入工作,疲惫而坚毅的面庞映照着专注,雨扑在脸上也顾不上擦拭,完成首轮监测时天色已微明,大家仅在车上简单休整,便紧急转场至关键取水口,利用无人机、无人船搭载采样系统,对河道左、中、右及上、下游进行网格化采样,现场测定藻密度、pH等关键指标,实时反馈监测信息。为全面掌握底泥释放的影响,同步对各监测点开展底泥沉积物采样,汗水浸湿衣袖、泥浆沾满脸颊,大家依旧热情饱满。白天外业监测争分夺秒,内业分析同样刻不容缓,每日夜晚实验室灯火通明,加班加点分析样品,只为第一时间报出准确数据。


水情考验的是责任与担当,淮安分局以“迅疾”响应风险,用“科技”武装监测,凭“坚守”护卫安全,在淮河之畔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截至目前,监测仍在持续,分局将持续加密监测频次,密切关注水情动态,全力以赴确保区域供水安全,让清澈放心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千家万户。
作者 朱子怡 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