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惠社区:凝“新”聚力,共绘治理“新”图景
2025-10-09 15:35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讯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是数字经济浪潮下城市运转的“活力细胞”,然而,“休息没地儿、孩子没人看、保障跟不上”等问题长期困扰着这群“城市摆渡人”。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新惠社区坚持贴“新”问需、暖“新”服务、融“新”共治,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新业态群体在社区找到“家”的归属感。

贴“新”问需,从“我们想给”到“他们真要”

“以前跑单间隙,只能在路边树荫下歇脚,手机没电、充电宝没电的时候更是急得团团转。”外卖骑手王师傅说道。社区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新业态劳动者最迫切的需求是“临时歇脚、应急充电、政策咨询”。

为此,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暖“新”驿站,配备沙发、空调、饮水机、微波炉、冰箱、急救药箱及图书角,满足基本休憩需求。设置政策咨询台,提供社保、医保、就业等一站式解答服务。“不仅能充电歇脚,还能查社保、问就业政策,这服务点真的很方便!”王师傅边给手机充电,边翻看着桌上的《新业态从业者权益保障指南》,脸上满是笑意。​

暖“新”服务,从“基础保障”到“全面关怀”

今年夏天,针对高温天气下的户外作业难题,新惠社区启动“暖‘新’夏日行动”,组织志愿者沿街为外卖骑手、货车司机、环卫工等户外从业者发放“清凉包”,并在驿站增设“纳凉专区”,提供冰镇绿豆汤和防暑物资。

与此同时,社区聚焦新业态家庭“带娃难”问题,开办“夏日护禾”暑托班,优先招收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除了作业辅导,还开设科普课、艺术课、实践课,带孩子们去博物馆参观等。社区还建立了专属微信群,每天定时分享孩子的学习动态与活动照片。“送完孩子再跑单,心里踏实多了。”李女士翻着群里的照片,语气里满是感激。

融“新”共治,变“服务对象”为“治理力量”

新惠社区不止于“送服务”,更推动“引参与”。“不仅要让他们在社区歇脚,更要让他们融入社区、扎根城市。”社区党委书记张海林说道,除了政策服务,社区定期举办“新业态赋能课堂”,邀请人社、法律专家讲授社保缴纳、劳动维权、职业发展等内容,提升群体自我发展能力。

同时,骑手、快递员担任“流动网格员”,利用走街串巷的职业优势,随手拍摄上报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并参与为独居老人送餐送药、代购代办等志愿服务,成为社区服务的“编外力量”。“现在进小区像回自己家,还能为邻里出力,特别有归属感。”志愿者潘晨楠自豪地说。

下阶段,新惠社区将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纽带、以共治为目标,构建起集“歇脚地、暖心站、成长营、自治圈”于一体的服务体系,让更多新业态劳动者真正实现从“奔波无依”到“安居有感”的美丽蜕变。

标签:
责编:季昱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