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 随着外卖业态的蓬勃发展,食品安全监管面临新挑战。恰逢国庆、中秋双节来临,无锡市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玉祁分局主动延伸监管触角,组织开展“外卖食品安全面对面”系列宣讲活动,并面向外卖配送行业推出暖心聚力行动,通过服务进社区、进商户、进驿站,构建从后厨到餐桌的全链条保障体系,让消费者点得放心、吃得安心。
精准宣教,守护“一老一少”外卖消费安全
针对节假日期间学生居家点餐频次增多的情况,分局邀请8名小学生参加外卖食品安全宣讲活动,通过现场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科普如何查看商家资质、识别食品质量、避免高风险食材,并倡导“按需点餐、反对浪费”,培养青少年健康消费习惯。同时,监管人员走进颐养中心,在为老年人宣讲保健食品选购常识的基础上,额外为中心工作人员专题培训“外卖买菜”食材验收要点、日常点餐注意事项,重点强调夏季食材保鲜、配送时效确认、餐品封签完整性检查等实用知识,提升群体性餐饮安全保障能力。

聚焦源头,压实外卖商家主体责任
分局召集辖区内6家大型餐饮单位以及部分高频外卖商家召开节前外卖食品安全约谈会。结合高温潮湿季节微生物易滋生、食材易变质等特点,运用相关培训视频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操作培训,督促商家严格把控食材采购、储存、加工、配送等各个环节。重点推广“食安封签”使用,明确封签粘贴规范和责任意义,避免配送过程污染,保障餐品“最后一公里”安全。通过案例警示与法规宣讲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商家诚信经营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

延伸触角,激活外卖骑手“前哨”监督潜能
为确保外卖配送环节不掉链子,分局将宣传阵地前移至街道设立的暖新服务站——“鸿鹄驿站”,在“鸿鹄驿站”放置普法小手册,为骑手休息时间提供知识“补给包”。利用骑手休整间隙,为外卖骑手定制推送食品安全、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现场讲解食安封签的重要性与识别方法,明确其作为“送达验收关键凭证”的法律意义,积极引导骑手成为食品安全“流动哨兵”,鼓励其在取餐时监督商家后厨环境与操作规范,对无封签或封签破损的订单主动拒送,并通过简易渠道即时反馈问题线索,赋予骑手监督新身份,构建起一张移动的社会共治网络。同时,为进一步做好新就业群体思想引导、凝聚服务工作,分局以“暖新、强新、融新”为工作方法,联合街道工会为奔波在一线的骑手送上防暑降温物资,切实将党组织的关怀落到实处,增强骑手职业归属感与社会认同感,不断激活外卖配送行业健康发展红色动能。

一系列活动覆盖消费者、经营者、配送者三侧群体,有效串联起“制作-配送-消费”全链条安全环节,提升了辖区外卖食品安全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构建规范、安心的网络订餐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切实守护“双节”舌尖上的安全。(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