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盛夏,萄香诱人。鸿山街道七房桥村的葡萄园内,一颗颗饱满的葡萄挤挤挨挨挂在枝头,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琳琅满目间满是丰收的甜意。七房桥村以“沉浸式体验——创意化转化——互动式传播”为脉络,将葡萄产业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精心开发“萄”醉一夏文明实践特色项目,串联起层次分明的乡村文明实践链,让参与者深度感受葡萄产业的多元魅力,激活乡村文明实践新动能。
葡萄采摘与研学:文明实践的“认知课堂”
葡萄采摘与研学,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亲近自然的大门,更搭建起农耕文明体验与劳动教育的实践平台。来自南京工程学院的学生们走进葡萄园,亲手摘下饱满多汁的葡萄,感受葡萄从藤蔓到舌尖的新鲜体验,让乡村农业的模样变得可触可感。葡萄种植户化身“田间讲师”,带着学生们走过一排排葡萄架,细细讲解葡萄从育种、栽培到收获的全过程:为什么阳光玫瑰偏爱疏松的沙壤土?巨峰葡萄的甜度如何跟着昼夜温差“涨落”?疏花疏果时每串葡萄保留多少果粒才最合适?这些藏在枝叶间的学问,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农人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

葡萄主题活动:文明实践的“创意舞台”
七房桥村精心设计多场葡萄主题活动,将创意转化为文明实践的生动表达,让乡土资源成为文化创造的源头活水。葡萄帆布包DIY现场,孩子们将葡萄园的藤蔓、果实、蝴蝶等各种配饰灵动地搬上布袋。葡萄香皂活动中,孩子们将凝固成型的果粒香皂串成葡萄造型,仿佛把葡萄园的清新与绿色环保的文明理念一同悄悄揣进了口袋。葡萄玻璃杯制作时,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意画出葡萄树,用色彩留住夏日的光影与乡村的美好。这些活动不仅仅是手工制作,更是文明实践的表达舞台:有人写下“葡萄藤爬过夏天”的短句,藏进玻璃瓶挂在枝头,成为传递诗意生活的“文明信使”;还有人举着相机,捕捉同伴揉香皂时沾着泡沫的可爱笑脸,定格下乡村实践中的幸福瞬间。每件手工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文明实践手账本”,承载着对乡村的热爱与想象。

葡萄市集与直播:文明实践的“传播窗口”
8月4日晚,热闹的葡萄市集开启。七房桥村策划“在村青年化身葡萄代言人”直播助农,打破空间的限制,让这场夏日葡萄文明盛宴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主播举着手机走进葡萄园,镜头里饱满的果粒沾着晶莹的果粉,一口咬下去的脆响透过屏幕清晰传来。来到市集现场,又介绍起葡萄品种:“醉金香带着浓郁的茉莉花香或菠萝蜜香混合着蜂蜜的甜香,香气极其独特迷人。果肉软硬适中,饱满多汁。”直播间里的点赞和评论不断滚动,线上线下的热度相互交织,不仅为乡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新渠道,更让“勤劳致富”的文明理念随着葡萄的甜香传向远方,成为展示乡村新貌、传播文明新风的重要窗口。

从亲手采摘的劳动体验,到创意手作的文化表达,再到市集直播的文明传播,七房桥村的夏日葡萄主题活动既深植于泥土的芬芳,又闪耀着文明实践的光芒。葡萄,不只是酸甜的果实,更成为串联起知识普及、文化创造、文明传播的“实践符号”,奏响了一曲乡风文明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