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告诉朋友和粉丝,长三角有个‘江南桃花源’,值得专门赴一场甜蜜之约。”小红书坐拥10万粉丝的旅拍达人“想要环游全世界”乐呵感慨。
7 月 18 日至 19 日,新华日报·交汇点大平台组织多位文旅类网络达人走进无锡阳山,全网粉丝超500万的5位网络达人开启一场难忘的甜蜜之旅。从桃文化创客中心的非遗手作到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科技赋能,从田间地头的采摘体验到山南头的文创气息,旅拍达人们用镜头和文字见证阳山水蜜桃从枝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感受新时代江南乡村的美丽蝶变,记录 “中国水蜜桃之乡” 的甜蜜密码与振兴活力。

在阳山镇阳山村桃文化创客中心,非遗工坊里木屑飞扬。旁边展柜里,刚完工的 “苏超” 文创桃木足球摆件与 labubu 手工木雕相映成趣。“没想到残疾人朋友能把桃文化做出这么多精巧品类。” 拥有百万粉丝的抖音博主“若有所思CS”举起手机拍摄桃木雕刻过程,镜头里,残疾人创客正专注地给木雕抛光。这个让更多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创客中心,如今已是市级非遗工坊,桃木雕刻工艺成为阳山文旅新名片。


“一颗桃子487.17g接近一斤重,阳山水蜜桃让我大开眼界!”在“精品阳山水蜜桃”推选暨桃产业技术交流活动上,看到展示在眼前的50 多个品种的水蜜桃,微博账号“胡恩泰_7”主理人忍不住凑近闻了闻:“难怪被称为‘世上最美味的桃子’,光香气就够迷人。”活动中,评委们通过糖度检测、口感品鉴为优质蜜桃打分。“选好桃子,外观上要看果形周不周正、香气浓不浓郁,桃肉更皮薄肉细、汁多味甜。”现场,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纪兆林也饶有兴致地与网络达人们交流起来。

“手掌托住桃底,指尖扶果柄,轻轻一转——对,‘咔’一声就下来了!”在阳山水蜜桃种植基地里,技术员彭荣良手把手教达人们采摘,尽管头顶烈日炙烤,空气里翻腾着灼人的热浪,却丝毫没减达人们摘桃的热情,手里的动作愈发麻利起来, “若有所思CS”捧着刚摘下的水蜜桃,桃尖泛着自然粉白,绒毛上还沾着晨露:“才知道摘桃还有这么多讲究,第一次吃到这么新鲜香甜的水蜜桃。”
从桃林到分拣车间,达人们感受了采摘、分拣、包装、出售全流程“甜蜜经济”,当地桃农还现场教学按不同克重将 “特级果”“精品果” 等品类装入礼盒。如今的阳山稳步走出从“一只桃子”单链条经济向“一棵桃树”全链条经济,再向“一片桃源”多元化产业迈步发展路径。

当前,“苏超”正在江苏火热开展,“输了水蜜桃加盐”热梗出圈,“水蜜桃加盐”在阳山成了餐桌上的现实。蜜桃咕咾肉、桃胶红烧肉、蜜桃松鼠桂鱼等桃肉入菜的特色创新融合菜成了热门“蜜桃宴”,“哇!真加盐了!”旅拍达人们纷纷走进后厨拍摄记录农家菜里“桃子上桌”过程。
在山南头文化艺术村,白墙黑瓦的老房子里飘出咖啡香 ——众象美术馆里的 “蜜桃 dirty、蜜桃气泡水” 用阳山桃汁做基底,杯壁还印着桃花图案。“昔日农家院,如今成了文创打卡地。”微博账号“浅笑盈盈中”主理人感慨,体验到了“产村人”融合的江南好生活。

蝉鸣阵阵,晚风中蜜桃飘香, “夏季村晚” 的舞台上村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赢得满堂彩,达人们和村民一起坐在观众席上听桃乡戏韵,看锡式舞台。微博账号“冷月印记” 主理人边航拍阳山的夕阳风光边说:“阳山真是个好地方,景好人好美食多,这趟旅程像水蜜桃一样甜,回去要好好给粉丝看看阳山的好风景好人文。”
“作为土生土长的无锡人,即使我每年都会来到无锡阳山,但它的变化还是快过了我的脚步。春天,万亩桃花盛开,世外桃源变得具象化。夏天,桃花谢了,甜蜜来了。”正如“浅笑盈盈中”感慨,从一朵花到一颗桃,从一片田到一片“桃源”,阳山正以“桃”为笔,在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绘就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斑斓画卷。
“阳山,再会。”离开时,“想要环游全世界”行李中装着蜜桃,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桃香。
此刻的阳山,万亩桃林里的果实还在生长,桃香越飘越芬芳,“春花、夏桃、秋渔、冬浴”四季主题愈加鲜明,桃花马、桃花约、年味市集、写生绘画系列活动火热出圈,属于这座小镇的甜蜜故事,正被更多人看见和体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承辰